说起和田玉,似乎离不开要问一句“哪里产的料子?”听到不是新疆或和田产地,转身离开的大有人在,这恐怕是很多人收藏和田玉的最大误区。
优质和田玉的产地,除新疆以外,青海和俄罗斯的确存在很多优质且具备巨大收藏价值的和田玉。
青海料与新疆料的血亲关系今天就来说说在收藏界日渐被重视的青海料。
青海与新疆在行政划分上属于两个省,但同属于昆仑山脉成矿带。
昆仑之东是青海料,昆仑之北是新疆料。
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距离新疆若羌境内仅300余公里,所以在众多产地的和田玉里,青海产地与和新疆和田、巴州且末、若羌、叶城等地产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血亲”关系。
古昆仑山隆起于至今2.5亿年左右的中生代三叠纪。
西昆仑的隆升是由塔里木盆地和南面的一系列小地块碰撞导致,东昆仑是由南半球古冈瓦纳大陆的一个离散小路块与柴达木陆块拼接形成。
如今的昆仑山山脉,是最近300万年隆升的产物,隆起的过程也正是青海和新疆和田玉矿体形成的时期。
造山运动使岩层断裂,岩浆热液或变质热液沿断层缝隙侵入下元古界金水口群的中岩组地层,在300-400℃高温、高压条件下,岩层中的封存水、孔隙水及吸附水不断萃取淋滤钙、镁、硫等成矿物质,致使白云质灰岩变质成方解石或白云质大理岩,这些矿物局部慢慢形成和田玉玉石的矿体。
概括成一句话,青海和田玉与新疆和田玉一样,都是由白云石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发生交代反应所形成。
在矿物组成方面,青海料透闪石含量为96%,粒度0.005-0.18mm,铁锰含量为4%。
如果在100×正交偏光下观察时,青海料中的透闪石呈现出纤维状和毛发状,多弯曲变形, 毛发状透闪石呈条带状集合体分布,绺裂部位填充有一些铁锰物质。
这些成分与结构,都与新疆和田玉保持高度一致。
青海料特有的颜色青海料的颜色,大类上与新疆料接近,根据颜色特征可以划分成白玉、青玉、墨玉、黄玉、糖玉和碧玉等几个品类。
但青海料有其独有的颜色。
随着大家对青海料认识不断加深,青海料特有的翠青、烟紫、晴水和藕粉等颜色在的收藏界独占鳌头。
其他一些产自青海的玉料,已经逐步在玉石界站稳脚跟,并且在艺术品倍受喜爱,甚至在很多时候,青海料的价值已经完全超越了籽料。
和田玉颜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