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锦绣》这部以农村脱贫攻坚题材的剧大家看了吧,不仅有赵刚子、柳满仓兄弟两个的各种糗事,还有演员一口流利的陕西话,可见各位主演在这上面是下过功夫的。
随着剧情推进,剧里的一个女娃子不知大家注意到没,她就是秋玲和书和的闺女赵雅奇,是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有文化长的还漂亮。
赵雅奇这个角色越是到后面就越觉得别扭,按常理来推断,即使出去读了大学有了文化,回到家乡了怎么着也应该说几句家乡话,反而一直说着普通话感觉有点见识就不得了了似得,特别反感。
儿时的小雅奇特别惹人喜欢,特别是跟她外公在一起的那几段戏份,特别温暖;上了中学后学习很优秀,有一个老师的妈妈精心呵护下,成功的考上了大学,走了出去。
几年后从大学毕业的赵雅奇,不出意外的留在了城里工作。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疑惑了吧,毕竟她刚毕业没多久,居然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多少有点不符合现实。
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知道柳秋玲从雅奇很小的时候就让她讲普通话,因为秋玲认为外面的人都讲普通话,孩子普通话不好的话在外面吃不开,这个观点很容易让观众接受,现实中也确实是那么回事。
但雅奇回村发展依旧说着普通话就多少让人看着不得劲儿了,毕竟这是生你养你的土地,乡音总不能忘吧,作为一个从小家里就教导人不能忘本村里长大的人,确实很反感。
相比距离的高枫、柳小江还有国文他们同样是从外面回到家乡,可到了村里和大家说话依旧是陕西话,个人觉得这样是为了拉近跟乡亲们的距离,而且没有一点领导架子。
《山河锦绣》西北话是整部剧的亮点,不知道为啥在赵雅奇这个角色中显的与其他角色那么的格格不入,难道是这个演员不会说西北话?除了这个普通话外,还有一件让人恶心的事情就是她在村里的行为,不能说是胡作非为吧,但看着也是鸡飞狗跳。
从大城市回来的大学生,有实践经验,见识也多,回到村里应该做点实事,更应该脚踏实地一些才对,没成想啥事都没做,办个事情吧,还特别死板。
开个会吧官僚主义一大把,怎滴,在城里就学的这?这是农村呀,乡亲们吃饭都费劲儿,谁没事跟你老开会玩,解决问题也不落地,太理想主义。
《山河锦绣》到了剧情后期想着是让赵雅奇带领全村一起脱贫致富,没想到给我们观众恶心到了,也不知是不是我们现实这个社会的现象就是这样。
从小看着的娃子出去上大学了,有出息了回到村里,趾高气昂的跟你讲着一口标准普通话,感觉多多少少有点看不起人的意思,要是你见到这号人会不生气?这部剧整体没啥问题,也很受大家喜欢,就是这个赵雅奇的角色有点拉低剧中的层次,现实中虽然这种情况不少,但在这种题材的剧中不该呈现给观众。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好的地方大家多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