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外国禁书:苏联作家皮里尼亚克《红木》(红木皮利尼亚克)

发布:2024-08-06 浏览:51

核心提示:《红木》中篇小说,皮里尼亚克于1929年完成的一部作品。由这个中篇而引发的“红木事件”是二十年代苏联文坛上的一场风波。从1929年8月26日开始,《文学报》发起了一场对皮里尼亚克及其小说《红木》的严厉批判运动,无产阶级作家组织“拉普”作出决定撤除皮里尼亚克的“全俄作家协会”莫斯科分会主席的职务。皮里尼亚克本人被迫于 1930 年对因《红木》所犯错误作了自我检讨。《红木》始终未能在苏联公开发表。“红木”是指彼得大帝之前一批农奴被派往欧洲学习技术后精心制作出来的红木家俱。这些经过能工巧匠几十年琢磨雕制出来的每

《红木》中篇小说,皮里尼亚克于1929年完成的一部作品。
由这个中篇而引发的“红木事件”是二十年代苏联文坛上的一场风波。
从1929年8月26日开始,《文学报》发起了一场对皮里尼亚克及其小说《红木》的严厉批判运动,无产阶级作家组织“拉普”作出决定撤除皮里尼亚克的“全俄作家协会”莫斯科分会主席的职务。
皮里尼亚克本人被迫于 1930 年对因《红木》所犯错误作了自我检讨。
《红木》始终未能在苏联公开发表。
“红木”是指彼得大帝之前一批农奴被派往欧洲学习技术后精心制作出来的红木家俱。
这些经过能工巧匠几十年琢磨雕制出来的每件家具都是高级艺术品,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风格,留下了一个个时代的印记,成为俄国古老悠久文化艺术的象征。
农奴制被消灭后,这些匠师们并没有进入工厂,而是秘密地代代相传,把这门技艺承袭下来。
这样,他们就成为“恢复死物之生命”的“修复家”,而社会上也就出现了专门收购、倒卖红木家俱的古玩收藏家。
中篇小说《红木》主要是描写那些专营红木收藏,以红木为事业的“红木专家”的生活与命运。
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塑造了司库德林和别兹杰托夫兄弟这类“红木专家”的形象,司库德林是三百年前留里克王朝最后一个王子被害之地——一座小城里的博物馆专家,他的“房子中滞留着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摆满了各种红木家具。
这位“红木专家”能够为光临这座小城的主顾们开列出城内贵族后裔所收藏的红木家俱的清单。
别兹杰托夫兄弟就是从莫斯科专程到小城来寻找红木家俱的,他们根据司库德林提供的信息,偷偷地走访破落家族,一槌子敲定买卖,安排好红木家俱拆修包装业务;生意作罢后用美酒收买小城里的姑娘们和他们厮玩取乐。
司库德林、别兹杰托夫兄弟——这些红木专家们都为自己的事业而自豪。
他们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应该是“文化和记忆”,他们深信红木家俱上留着“一个个时代的印记”,而红木专家能活过许多世纪。
——与红木专家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是革命阵营中的败类,那些“由革命所创造出来、又被革命所抛弃的”人,由“军事共产主义号召来的共产党员”。
皮里尼亚克通过这类人物形象对二十年代苏联社会革命阵营内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讽刺与挖苦。
作家描写了小城内上层人士的各种特权,领导干部的营私舞弊,他们恣意消耗革命前留下的财富,在火灾中只顾逮捕资产阶级阴谋分子而不去救火,政府人为地制造人民的贫富悬殊,城郊农民中富有者被视为“敌人”,穷汉懒蛋却得益受宠……1929年,皮里尼亚克完成了《红木》初稿后,曾将手稿投送当时大型文学期刊《红色处女地》,该杂志要求作家进行修改后再予以发表。
但在这之前,柏林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这部小说。
《红木》受到批判后,作家作了检讨。
在193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伏尔加流入里海》中,《红木》中某些人物情节修改成反面形象和次要情节收入这个长篇。
声明:图文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房子卖朋友红木家具存6年后要不回,法院:归还(卖房的家具怎么处理)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