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野山杏,瞬间回忆起童年,那种酸涩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
这种味道代表着八零后的童年,也代表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野山杏——孩子们眼中的水果记忆中的野山杏,进入夏季,满山遍野的山杏树结满了绿油油的野山杏。
这个时候的果肉很嫩,虽然很酸涩,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对它的喜爱,周末相约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林区摘野山杏。
一边吃一边龇牙咧嘴的摘(真的太酸了),回到家中,一口饭都吃不进去,因为牙齿被酸的根本吃不下东西,肚子里还一个劲的反酸水。
这个季节的杏核也变成了小伙伴们的玩物,因为这时候的杏核非常的嫩,它有一乳白色的外皮(变老后就是杏仁的硬壳),里面是晶莹剔透,像凝胶一样的东西(杏仁),大家会把杏核放到耳朵里,我们称这个游戏为“孵小鸡”,过一会,很容易就能拨开白色的“外衣,取出里面的透明小圆球了。
家里的大人会把孩子们摘回的野山杏清水洗干净,放在蒸屉上,撒上糖蒸熟了吃。
这样野山杏的酸涩味就没那么重了,也不会刺激肠胃。
蒸熟的野山杏,加糖后的味道完全和生食不一样,好像是另外一种食物,应该是嫩杏核在高温下和山杏肉融合在了一起,吃起来的味道甜中带点苦,别有一番风味。
杏仁——大人们眼中的小菜立秋之后的野山杏就没法吃果肉了,这时候大人们开始相约去摘山杏,摘下之后随手把开裂的野山杏果肉扔掉,留下杏核。
回到家中,在太阳下晒干之后用小锤子,“叮叮叮”的一个个的敲破壳,取出里面的杏仁,非常的苦,吃一颗满嘴都是苦的。
孩子们在一边也跟着帮倒忙,用石头砸的连皮带肉全部都碎了。
有的小伙伴用野山杏的杏核磨成可以吹的小哨子,相信有很多朋友也过这样的经历吧,就是把杏核的一边磨开,用针挑出里面的杏仁,这样就可以吹着玩了。
大人们搜集好杏仁,去掉杏仁的皮质,用水泡几天,期间换几次水,杏仁的苦味逐渐变淡,这时候会用雪里蕻(一种腌菜),切碎和杏仁用油炒一下,做成了杏仁咸菜。
杏仁——现代人眼中的坚果野山杏杏仁的营养价值非常之高,富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等营养成分。
同时它还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
可见杏仁也属于“食药两用”的食物,但是苦杏仁有微毒,食用之前必须高温开水冲泡,去除毒性。
现在内蒙古有地区专门种植野山杏,将其杏仁做成各种口味的坚果,深加工之后的杏仁不但口味多样,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还制成了杏仁面粉,与小麦面粉混合制作各类杏仁香味的美食。
各位吃货朋友,你们一定吃过苦杏仁制作的坚果,但未必吃过野山杏的果肉,尤其是做熟的野杏肉,如果你吃过,请留言交流。
喜欢吃货熊仔文章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