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武汉和上海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
而如今,随着城市改造的快速推进,一栋栋优秀历史建筑被推倒,一片片著名里分(里弄)被夷平,一处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高档楼盘。
地产经济正在左右城市的发展。
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
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大武汉曾经如此辉煌的历史吗?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哪里去找寻历史上的大武汉、大汉口的踪迹?周国献2017年7月于武汉武钢钢丝绳厂(图片来自网络)位于鹦鹉洲的武钢钢丝绳厂历史悠久。
该厂原名汉阳钢丝绳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86年1月并入武汉钢铁公司。
2006年7月,武钢与美国钢绳集团(WRCA)在阳逻开发区新建合资企业“武钢维尔卡钢绳制品有限公司”,其后,作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配套用地,原武钢钢丝绳厂厂房被整体拆除。
位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旁的武钢钢丝绳厂地块(周国献2017年6月拍摄)据《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记载,1958年,第一、第二钢丝绳社合并成立国营汉阳钢丝绳厂(后改名武汉钢丝绳厂)。
从1961年起,部分原材料和产品纳入国家计划,执行冶金工业部产品价格。
1962年生产钢丝绳1234.5吨,较1959年提高81.3%。
1965年国家投资安装600X6.750X6合绳机各一台、捻股机7台,改造了酸洗、淬火工艺,由手工生产走向机械化生产,实现半成品自给。
1966年钢丝绳产量上升到2060吨,比1962年提高67%,产品合格率达到99.6%。
位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旁的武钢钢丝绳厂地块(周国献2017年6月拍摄)1970年后,开发出钢绞线、铁丝、预应力丝、轮胎钢丝、电焊条丝、镀锌钢丝绳、胶管丝、碳结钢丝、镀锌钢丝、辐条钢丝、镀锌铁丝、弹簧丝、航空钢丝、伞股丝等十余个产品,到1980年年产量突破1万吨,成为全国生产万吨金属钢丝绳的十大厂家之一。
位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旁的武钢钢丝绳厂地块(周国献2017年6月拍摄)1985年,该厂共有职工1296人,固定资产原值1339.7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拉丝机28台、捻股机20台、合绳机3台、热处理炉7座。
全年工业总产值3435万元,产量15346吨,实现利润431万元。
1958-1985年的27年间,钢丝绳厂共生产钢丝绳和钢丝139462吨,实现利润4098.1万元,上缴利润3681.4万元。
其中,“鹦鹉”牌光面钢丝绳荣获1978年武汉市“质量信得过证书”,制绳车间获“产品质量信得过集体”称号;1980年在冶金工业部全国金属制品专业优质产品评比中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证书。
1980年后,钢丝绳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轻工、化工、纺织等产品,其中“鹦鹉”牌伞骨钢丝1984年获冶金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请横屏观看(手机请关闭自动旋转屏幕)位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旁的武钢钢丝绳厂地块全景图(周国献2017年6月拍摄)位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旁的武钢钢丝绳厂地块全景图(周国献2017年6月拍摄)【周国献大武汉系列链接】:0、周国献摄影作品集《大武汉》翻书视频1、大武汉系列之34:武汉市东方红床单厂2、大武汉系列之33:武汉市华中橡胶厂3、大武汉系列之32:武汉滨湖机械厂4、大武汉系列之31:汉阳造纸厂5、大武汉系列之30:武汉万吨冷库6、大武汉系列之29: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7、大武汉系列之28:武汉金属压延厂8、大武汉系列之27:国营武汉饮料二厂9、大武汉系列之26:武汉市半导体器件厂10、大武汉系列之25:武昌车辆厂11、大武汉系列之24:武汉汽车配件厂12、大武汉系列之23:武汉福新第五面粉厂、武汉第一面粉厂13、大武汉系列之22:循礼门老火车站的最后影像14、大武汉系列之21:武汉有机合成化工厂15、大武汉系列之20:武汉市无机盐化工厂16、大武汉系列之19:武汉市无线电二厂17、大武汉系列之18:武汉铜材厂18、大武汉系列之17:鹦鹉磁带厂19、大武汉系列之16:武汉酒厂、黄鹤楼酒厂及其酒缸巨阵20、大武汉系列之15:武汉市第一针织厂21、大武汉系列之14:武昌裕华纱厂、武汉国棉四厂22、大武汉系列之13:武汉申新第四纺纱厂、武汉市国棉三厂23、大武汉系列之12:武汉锅炉厂24、大武汉系列之11:武汉重型机床厂25、大武汉系列之10:武汉汽车齿轮厂26、大武汉系列之9:江岸火车站、江岸车辆厂和转车楼27、大武汉系列之8:平和打包厂28、大武汉系列之7:周恒顺机器厂寻踪、武汉第二机床厂、武汉汽轮发电机厂29、大武汉系列之6:从扬子机器厂声名鹊起,到武汉冶炼厂黯然退场,一声叹息30、大武汉系列之5:武汉国棉一厂续篇——珍贵老照片及布机车间火灾现场31、大武汉系列之4:武汉国棉一厂32、大武汉系列之3:汉口隆茂打包厂的最后遗照33、大武汉系列之2:探访鲜为人知小角落——武昌粤汉码头遗址,上世纪初火车如何渡江34、大武汉系列之1:消失的影像——汉口交通路特别声明:本头条号“黑镜头”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发请注明出处。
我无力阻挡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为日后巡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记忆提供参照。
谢谢关注今日头条号“黑镜头”!【关注方法】:1.安装今日头条app(已安装的请忽略);2.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找到“黑镜头”头条号,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