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妇女节,祝所有的女同胞们节日快乐!虽然不少人纠结于“女神节”、“女王节”等衍生名,但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对女性的赞美和认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察觉到,在购房安家这件事上,女性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
买房,先得过了女人这一关。
开发商越发注重对女性需求的挖掘,房子的设计、功能布局也在不断做着改变,努力迎合女性消费者。
比如主卧会更加注重衣帽间或衣橱的设置。
PART.01没有衣帽间都不好意思卖房了?可能很多关注楼市的朋友会注意到,现在市面上很多户型,越来越倾向于强调女主人的专属使用空间。
具体做法就是主卧配备女主人衣帽间。
不管是豪宅、改善户型,还是刚需户型,你都可以在户型图上看到给衣帽间预留的位置。
销售时,置业顾问还会跟你着重强调主卧配衣帽间的亮点。
一个小小的衣帽间有那么大诱惑力吗?别说,还真有。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几十件甚至更多不同款式、质地的衣服,这使得衣帽间正逐步成为每个家庭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过,衣帽间也是分段位的,在头条君踩过的一众楼盘中,以衣帽间出圈的户型不少,段位不一,下面给大家盘点几个↓↓凯旋一号,黄金段位。
论尺度,你可以永远相信凯旋一号,近500㎡的5房大平层,主卧衣帽间接近15㎡,要比很多盘的主卧还大,是每个女主人的梦寐以求。
▲近500㎡的户型图▲主卧衣帽间中铁西派御江,白银段位。
288㎡三房户型,在每个卧室布置衣帽间绰绰有余,而主卧还分别预留了男、女主人衣帽间,互不干扰,使用起来更方便舒适。
▲288㎡户型图南宁大部分改善楼盘衣帽间是标配,以下不分排名,想到哪个说哪个。
华润西园基础的111㎡户型,主卧3.4米*3.9米,能够预留出一个宽敞的衣帽间。
更大的户型如125-169㎡,留给衣帽间的空间更大,挂放、叠放、内衣、鞋袜和被褥都能有专用储藏空间。
▲111㎡户型图北投时代115㎡户型,主卧4.15米*3.35米,在一角放下个衣帽间完全没问题。
如果不满足,还可以打通次卧作为一个单独的衣帽间使用。
▲115㎡户型图即使是小空间卧室同样拥有这么一处“胜地”。
比如绿地朗峯73㎡小户,主卧3.2米*3.4米,可以利用房间一个角来塑造成L型衣帽间。
▲73㎡户型图再看龙光玖誉城89㎡户型,主卧可以分隔出狭长的空间来充当衣帽间的功能。
▲89㎡户型图小空间认真设计一番也能打造出实用又不失仪式感的衣帽间。
衣帽间的配置卷得这么厉害,不带衣帽间的户型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PART.02衣帽间演变史:从“能用”到“好用+好看+好玩”衣帽间给人生活带来许多便捷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家居设计中的亮点。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种类繁多、功能齐全的衣帽间,最初并不是这样的。
来看看衣帽间的演变过程↓↓70-80年代:能用特征:衣柜、功能单一、装饰少▲70-80年代的衣柜(图源:网络)70-80年代,多数家庭还没有衣帽间的概念,农村沿袭的还是简单的棕色衣柜或者说木箱子,摆进房间就成了一个“衣帽间”,一大家子共同使用。
功能简单,装饰也很朴素,没什么花样。
90年代:好用特征:衣柜+抽屉,功能齐全,实用性强,装饰简单90年代,人们开始注重衣物收纳的实用性,衣帽间也由此逐渐形成。
那时的衣帽间主要还是以木色的抽屉和衣柜组成,规格很大,几乎占据一面墙的空间,满足被褥、衣服、袜子、内衣裤分开收纳的需求。
▲90年代的衣柜(图源:网络)讲究的衣柜,装饰上有所优化,价格贵的还刻有图案花纹,柜门把手稍有设计感。
21世纪至现在:好用+好看+好玩特征:外观好看,款式多样,功能丰富▲如今的衣帽间(图源:网络)21世纪的衣帽间不再局限于实用性,人们对衣帽间的审美有了很大的提升,衣帽间也进入“看脸时代”。
外观颜色从最初的几种颜色演变成根据业主不同需求进行配色,追求色调搭配和谐、赏心悦目,或是突出个性。
款式也变得更丰富,衍生出步入式、开放式、简易式等多种形式,设计创意也层出不穷。
大户人家的衣帽间整洁有序、分类明确,就好像在逛奢侈品店,而且使用功能强大、细节精巧,如可旋转的衣柜门、可自由调整内部元件的高度,好用又好玩。
▲大户人家的衣帽间(图源:网络)除了兼顾功能性和美观度,衣帽间在材质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如木材配合铝材、玻璃、皮革等元素,打破了大家对普通衣帽间的刻板印象,整体质感更加突出。
实际上,人们对于衣帽间的需求体现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可以说一个时尚得体的衣帽间,是女主人精致生活的完美体现。
PART.03衣帽间非改善房专属只有你想不到大家过去常见的衣帽间,或许都是这样的。
通常直接利用一整个房间,面积在9-20㎡不等,通顶衣柜围绕墙壁放满整个房间,中间摆放一张更衣凳。
这样的衣帽间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在一定程度上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衣帽间(图源:小红书)随着现代人审美观念的提高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普通人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服饰则是精神需要的载体之一。
想买的、想穿的衣服增多,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放置。
但小户型并不会像改善大户型一样自带超大衣帽间,“小而精”衣帽间由此孵化,并开始风靡家庭住所。
不用10㎡,也不用6㎡,设计水平的进步,让小小的3㎡也能做成一个衣帽间:采用U型设计,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不光衣橱,还能放置一个梳妆镜。
▲衣帽间(图源:小红书)更有抛弃衣柜,选择直接在墙上打钉架板的“衣帽架”,这样的格局不仅简约,而且大大降低打造成本,收纳功能也并不逊色常规衣柜。
唯一的短板,大概就是容易落灰了。
▲衣帽间(图源:小红书)当下的衣帽间,已不是大户型、有钱人的专属。
而且并非是财富的象征,更像是现代人居家与外出的“变身空间”,人们在衣帽间内装饰自我、释放自我、欣赏自我,与其说衣帽间是一场衣柜的进化史,不如说它其实是人们精神的飞升史。
PART.04户型功能分区明确是必然趋势回看过去的五十年间,户型的变革和社会一样日新月异。
早期的户型没有动静分割的概念,客厅无法放置很多家具,见朋友、待客都得到房间,而房间的大门便开在客厅正中央,卫生间位于户型内测,排气扇甚至联通厨房。
▲老户型(图源:网络)90年代到20世纪初,开始有了起居分离的概念,客厅作为家庭娱乐、用餐的起居活动空间独立出来,开发商开始研究户型的方正、南北通透,采光充足等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高层产品除了平层、错层,复式设计也流行起来,那时候,能买到一栋楼里顶楼的那套复式,可是要奔走相告的。
这时的户型与现在的已经很接近,只不过房子没有现在高、没有电梯,装修也很便宜。
▲半山雅居(图源:吉屋)近十年,户型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状态,设计更精细、多样,充分展现开发商对居住模式的新定义与深入理解:电梯是标配,面积加大,100㎡以上已是常见,客厅为实现更好的采光通风,“大横厅”也成为了户型设计中最流行的一款。
整体对动与静强调更明确的分割,动线更加流畅。
为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功能分区也日趋精细化,入户柜、玄关、衣帽间等元素被融入进普通商品房当中。
在未来,户型也会进行不断的演变,实则也是购房者需求不断变化的结果。
写在最后户型的变迁背后是大众的选择,房子从小到大,楼层从低到高,房间由少到多。
而衣帽间的变迁,也是女性声音愈发嘹亮的见证。
唯一不曾改变的,是人们对舒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