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飞正在修复沥青路面7月24日下午3点,市区城北路上,沥青路面温度已超过50℃,热得像个蒸笼,市政工程管理处道桥养护队班长王荣飞正带着同事们在抢时间修复破损的沥青路面。
王荣飞已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他一边操作压路机一边说:“路面温度高,修复沥青路面反而效果会更好。
”从7月开始,我市已全面进入高温酷暑模式。
在市政工程管理处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城市道路更美观,方便市民出行,他们头顶烈日,经受着常人无法忍耐的高温烘烤,养护修补路面,把艰辛抛于脑后,默默付出。
市政部门道桥养护队人数不多,却担负着整个城区道路的应急抢修重任。
在这个小团队中,王荣飞是1998年3月加入的“老人”,身为道桥养护队班长,他自知责任重大。
每天早上7点半,王荣飞和他的养护队就来到办公室,根据科室工作计划,给工人们安排任务,随即又马不停蹄地奔赴现场开工。
时至7月,虽是早上,但阳光已很刺眼。
24日上午,王荣飞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桥梁泄水孔清理,等到施工完毕,全身已浸透了汗水。
下午他又赶往现场修补沥青路面上的坑洞。
不少路面出现小面积坑洞,需要王荣飞和同事们马上修补。
下午2时30分,室外地表温度达到53℃,王荣飞和工友们不仅要抵抗一波波热浪的冲击,还要忍受刚摊铺沥青的超高温烘烤,工作环境极其恶劣。
当这一区段的坑洞修补完,已是下午6点。
和王荣飞一样,在洪深路(商城大道—宗泽路段)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另一群市政工人也正在与高温鏖战。
工人们在喷洒PC—3乳化沥青粘层油,铺设玄武岩纤维格栅,高温摊铺沥青。
刚摊铺的沥青温度高达150℃,虽然工作环境恶劣,却没有一个人懈怠。
为确保施工质量,在摊铺压实过程中,市政施工人员还需要在90℃左右的沥青路面上进行厚度与平整度施工作业,及时调整不足之处。
顶高温、冒酷暑,挥汗如雨坚守在工作一线,这是市政人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衣服常常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湿了再干”,他们顶着烈日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不喊累、不喊苦,为城市建设默默奉献着,始终如一地扛起肩上的责任,堪称“市政铁军”。
(原标题《市政工人:高温下修复沥青路面》,原作者吕斌、楼俊超。
编辑闫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