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之幕昨天接触了一个关于社会学的一个词,叫“无知之幕”,它指的是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或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这就是“无知之幕”。
举个例子,比如说税收,到底要不要对富人多征税?答案很明显,对于富人来说当然是不要,而对于穷人来说当然是要。
那么接下来就把每个人都聚集在幕布下,而你走出幕布后的身份是未知的,你不知道你自己是穷人还是富人,那这时候大家会怎么选择?我们来分析看看,假定我们选择的是:富人要交更多的税。
如果走出去后我是富人,这时候我要交更多的税,但相比之下,我仍是富人,还能过着相对滋润的生活,总不至于缴个税就直接把我打成贫民了吧。
那么假如走出去后我是个穷人,我虽然要交的税不用这么多,但是我的财富和富人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如果富人想要进一步获得财富,就会发挥他手上比穷人多的资源来夺取穷人身上的钱财,那么就会导致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情况。
即便如此,因为多缴税了,税收收入多了,国家机关将有更多的财政去使用,可以提供更多基础设施、福利等。
那么如果富人不用多交税,富人的财富与穷人的财富简直天差地别,贫富差距将会不断拉大,到时候的穷人将会活在富人的压制下难以翻身,穷人的日子会更加困苦。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当你不知道你自己是穷人还是富人的时候,你会选择富人要多交税,因为你担心自己是穷人,走出幕布后的日子你会无法忍受。
最终结论:大多数人认为富人要多交税。
认知协调可是现在,无知之幕被掀开了,你发现你是富人,一开始你并没什么太大的触动,你觉得穷人的日子确实太困苦了,自己作为富人可以多承担写责任。
渐渐地,你发现了更多的穷人身份,你知道那谁是穷人,那谁也是,于是乎你开始在意自己的财富,你觉得自己的财富被分走了,内心感到十分不爽。
可是基于之前的分析,多交税是大多数人认同的,是一种正义的选择。
于是在你的大脑中就开始了一场认知协调的游戏,首先你会用“穷人的穷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是他们自己懒惰不上进造成的”这样的理由来协调自己的认知,最后你会广发信息,让所有人都认为,穷人的穷是自己造成的。
这种富人不应该多交税的观点开始盛行起来,认为是富人们捍卫自己勤劳所得的行动,是一种正义。
正义还是利益从头到尾,我还是那个我,只是身份不是原来那个身份,立场不是原来那个立场,那么利益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利益。
身份的转变,立场的转变也带来了利益的转变。
最终还是回到了那个结论,穷人认为富人要多交税,而富人认为不要。
到底是正义还是利益我苦苦思索,却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我的评论也是基于我的身份,我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