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由很多人不知道“柘”字的读音,按照惯例“长字读半截,扁字读半边”,那就是“石”,其实,它读“zhe”(者)。
柘木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乡土树种,它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硬杂木,有“帝王木”的美誉,苏轼有一句诗:“岁时翦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
”,这里的“柘”,就是借指皇帝。
尽管有“ 南檀北柘”之说,主要是南方珍稀树种特别多,柘木被忽视,从总量上分析,南方的柘木远远多于北方。
柘木柘木的形态特征柘木是桑科柘属落叶乔木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农村尤为常见。
柘木朴实无华,没有挺拔的外形,干性差,自然生长的幼树多以丛枝状出现,在经过残酷的优胜劣汰以后,往往会有1-2个主干出现,替代丛枝。
柘木生长较为缓慢,而且极易被虫蛀,出现中空现象,因此有“十柘九空”之说。
柘木的枝条黑褐色,色泽较暗,光滑无毛,节间长满锐利的尖刺,所以,柘木也有“柘刺”、“刺柘”的别称。
柘木的叶片近革质,基部三出脉,沿主脉两侧各有4-5侧脉;叶片幼时具绒毛,后脱落,仅叶脉处留存;叶片互生,卵形或倒卵形,全缘,或部分3裂,大小5-13公分。
柘木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异株,1-2个腋生,果实为瘦果,球形,初为绿色,成熟时为黄色、橙色或红色,可鲜食,甘甜可口。
柘木6月开花,9月果熟。
柘木柘木的经济价值柘木可谓浑身是宝,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极具开发潜质。
木材:木材价值是柘木的核心价值。
柘木木材油性较大,自带帝王黄色,纹理清晰华丽,木质细腻密实,厚重端庄,不裂不翘,是红木类硬杂木以外最珍贵的硬杂木,可媲美红木。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只有帝王才能享受,普通民众可望不可即。
目前市场上价格坚挺,尤其是大规格柘木,一木难求。
树叶:柘木与桑树同科,柘木的叶片是养蚕的优质原料。
用柘木叶片饲养获取的蚕丝,称“柘蚕丝”,品质远超桑叶养蚕获取的蚕丝,古时也是贵为“贡品”,特供皇亲国戚享用。
柘木果实果实:柘木的果实甘甜可口,能够鲜食,只不过普通品种口感略差,单果略小,商品价值一般。
目前,已经有科研人员在选育柘木鲜果,据报道,选育的柘木果实单果达到5公分,汁多味美,回味悠长,耐储存,有望成为鲜果新宠,值得期待。
药用价值:柘木同时也是一味传统药用植物。
柘木树根可炮制“柘木白皮”,据《本草拾遗》记载,可“补肾固精,凉血,舒筋。
”;《本草汇言》记载,可“养肾固精。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可“清热凉血,舒筋活络。
”等等。
柘木原木如何种植柘木柘木适应性强,耐性好,种植非常简单,一般的坡地均可种植。
选地:选择坡度平缓,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的丘陵、岗地、山地均可。
整地:平缓的坡地可深翻,清除草灌、石头、桩头,细致整地;山地可按照2米*3米块状整地,挖坑后回填备用。
育苗:不具备育苗条件的可直接选购苗木,有育苗经验的可采种自行育苗。
采种时需选择健壮母树采种。
栽植:按照株行距2米*3米种植,每亩110株。
也可以提高密度,按照2米*1.5米,提高土地利用率,十年以后间苗移植。
柘木种植抚育:“三分栽,七分管”,植树造林重在管理。
柘木生长较慢,前三年可间作套种农作物或其它经济作物,以短养长,增加经济收入。
不间作的需要每年2次抚育,清除杂草,扶苗培土。
同时,柘木干性不强,需及时清除萌生侧枝及萌芽,只保留一株健壮主干。
病虫害防治:柘木病害较少,但虫害较多,需要经常检查,发现蛀虫及时清除,或喷施菊酯类农药除杀,发现树干被蛀,需及时涂抹菊酯类农药杀虫。
柘木种植,您感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