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阳镇莲高村简史(五华县莲花山)

发布:2024-08-07 浏览:16

核心提示: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莲高村简史(转载自《五华县古氏族谱·华阳镇莲高村卷》)古焕坤总编,古小彬主编,古锦忠执行主编一、基本概况莲高村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阳镇,位于华阳镇东边3公里的位置。莲高村的东北方向与大拔村接壤,范围较大,西北方向与小拔村黄沙塘相邻,范围较小,西南方向与华新村接壤,范围较大,东南方向与陂坑接壤,范围较小。距五华县城50公里,紫金县城40公里。按政府国土部门资料,全村总面积约600公顷(9000亩),耕地面积85.74公顷(1286亩),林地431.64公顷(6475亩),村建地45.3

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莲高村简史(转载自《五华县古氏族谱·华阳镇莲高村卷》)古焕坤总编,古小彬主编,古锦忠执行主编一、基本概况莲高村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阳镇,位于华阳镇东边3公里的位置。
莲高村的东北方向与大拔村接壤,范围较大,西北方向与小拔村黄沙塘相邻,范围较小,西南方向与华新村接壤,范围较大,东南方向与陂坑接壤,范围较小。
距五华县城50公里,紫金县城40公里。
按政府国土部门资料,全村总面积约600公顷(9000亩),耕地面积85.74公顷(1286亩),林地431.64公顷(6475亩),村建地45.39公顷(6475亩)。
东西平均宽约1.5公里,南北平均长约4公里。
莲高村属丘陵地形,群山环抱,七山一水二分田。
地势西高东低,相对平坦,中部地带的村中心范围较低洼,住屋多建在此。
南北面全是山,北面山较高,最高山峰为古塘嶂、海拔约680米,植被茂盛,重峦叠翠,氧气充足、山青水秀、风景如画。
发源于紫金县中坝镇的“北琴江”河, 从村西穿村而过,上游河北岸是华新村新田、南岸是华新村伯公坑,下游在村东边大拔担水塘口,河将村一分为二,成为两个自然村,南为莲塘埔,北为高布。
其中:莲塘埔约占总面积的70%,高布约占30%。
一河两岸,两桥相连,山水相映,风光旖旎,宜居宜游,鱼在水中游、人在岸边走,如诗如画、心旷神怡。
是五华县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莲高村地名丰富,特别有意义且具想象力。
尤其是莲塘埔,从华新沿北琴江河由西向东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马头山”,马头山下靠河塅为“旱塘下”,北琴江流入村后,经“旱塘下”转弯到“方口”,再往下为“河底里”;从村头马头山沿村主道往村中心走,面对看到的山叫“屋背岗”(以前称眉山),半山排有几座房屋的地方叫“荷树排”,走到丁字路口,往南方向转右走就是“油钵塘”、“上礤里”; 沿村主道继续往前,往南就进入莲塘埔中心范围,此前有七小一大共八口相联的水塘,现在只剩下村中心一口大塘了。
村中心靠西北方向的小山岗叫“高岗顶”,山下靠河塅叫“横岭背”,村心大塘西边小土墩叫“高丘里”,大塘东面上23世张太婆坟墓处叫“地墩上”;现在的学校处叫“下楼岗”,学校前面的水田叫“下塅”, 左侧斜对面为“坝角里”,右侧斜对面为“猪庇山”;往东南走有“木头塘”、“茶里园”;再往下走右边有“罗里塘”、“钓鞭窝”、“山蕉窝”、“寨脚下”、“桐里窝”、“高寨里”、“岭背”;岭背又分为彭眉塘、上岭、下岭;从“罗里塘”沿村主道走就是“莲塘埔”牌坊式村门,村门旁处有个特有趣的地名叫“山虾透水”,再往前北面,以前叫“车田岗”,改河以后就没有了; 沿村主道向东北方向走,左边为“学堂门里”右边靠山脚处有七八座屋子处叫“茶排下”;与大拔村交界处的塅叫“塅嘴上”,东边那座山叫“东边月”;往南边走就是“裤裆塘”,再往东南一点叫“冬瓜窝”、“石头窝”,与大拔黄楼里交界;从北琴江河往东走到“莲高大桥”就是“茶亭下”,再往北是“交椅框”;沿355国道(原为120省道,下同)由东向西走与下高布交界处是“下坑口”,南边一大片水田叫“城背塅”,下坑进去上坡往里走就是“老鸦斗”、“灶头背”、“纪竹窝”、“黄泥塘”,莲高村的自来水厂就建在灶头背的“仙人脚迹”处。
以上这些都是莲塘埔比较典型的地名。
莲塘埔中心范围以前有大大小小的水塘八个,分布各大老屋前,中间有一个约五亩的大水塘,集周边雨水、污水后排往北琴江河,称为“七星伴月”。
从高空往下看,整村地貌犹如莲花状,据传莲塘埔的村名也与此相关。
相对而言高布就简单一些,三个自然小村沿北琴江河由西向东分布,分别是岭背、上高布、下高布,当然高布也有一些小地名,例如高布坑等。
就是因为诸如此类特别有意思的地名,更让每一个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莲高人记忆犹深,乡情难忘。
村心大塘河底里一角大井唇一角莲高村从明朝洪武年间开始至今,历史悠久。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49年至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1953年至1954为互助组,1955年为初级社,1956年至1958年6月为高级社。
1958年7月至1983年12月为华阳公社莲高大队,下设十个生产队(马山、油排、莲南、莲新、莲塘、莲东、莲梅、岭背、高上、高下)。
1984年初政体改变,人民公社撤销改为华阳区公所,莲高大队改为莲高管理区,1987年初又撤区公所设华阳镇人民政府,莲高管理区改为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管辖18个村民小组,原莲南队分长裕、连和组;原优排队分召新、上店组;原马山队分方口、方飞组;原莲新队分长安、长和组;原莲塘队分莲塘、苏区组;原莲东队分长中、连心组;原莲梅队分连中、连西组;以上属于莲塘埔自然村范围。
高布自然村范围:原高下队分高下一组、高下二组、高上组、岭背组。
莲高村人口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村人口只有六至七百人,其中莲塘埔五、六百人,高布约一百人。
2021年10月再统计,总人口已增加至4171人(不含外嫁女),其中莲塘埔3232人,高布939人;户籍在外人口全村915人,其中莲塘埔795人,高布120人;全村外嫁女918人,其中莲塘埔724人,高布194人;户籍在村人口3256人,其中:莲塘埔2437人,高布819人,共460多户。
二、渊源由来莲高村人自古至今全姓古。
考我古氏,炎黄子孙,黄帝后裔。
中华民族从黄帝起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史记载:从夏到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也是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古姓人的祖先周太王“古公亶父”(姓姬)在陕西岐山立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创立者,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
因季历之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出生带“圣瑞”,公意欲传位于他但又不合传长不传幼的继承方式,因此长子泰伯与次子仲雍自动让贤,潜奔江南建立吴国,仲雍次子旻为了纪念其与周文王共同的爷爷,遂以古为姓,称古旻,是古姓的开姓之祖。
其祖父古公亶父与其父仲雍则是古姓人的鼻祖、远祖,距今约有三千一百多年。
又经过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到了唐朝,古氏云应公从山西临汾到江西南昌为官,任洪州通判(从四品),为南迁始祖(一世祖)在江西开基。
二世浩公、三世均公、四世礼公、五世蕃公任南汉窦州(今信宜市)都监,为古氏最早入粤为官者。
蕃公生六子:长全交、次全规、三全则、四全望、五全让、六全赏。
其中四子全望为广东古氏开基祖,其夫妻坟墓在广州黄埔九龙镇,是古氏现存可考最早的祖坟,其中全望公墓被增城县(市、区)、萝岗区、黄埔区人民政府先后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七世祖延绶公,为梅州古氏开基祖。
八世祖成之公,为宋朝岭南第一进士,被誉为“岭南首第”、“岭南文学倡立者”,一千多年后的2015年还入选“广东省十大家风典范代表人物”,其墓1984年被新丰县人民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九世祖宗悦公,任殿中丞,勋骑都尉(从五品)为当时梅州人在朝任职最高者。
生四子,长凤仪,次凤仁,三凤信,四凤俊。
其中长子凤仪公任潮州典郡,诰授朝议大夫。
配杨氏,生三子,长革,次堇,三巩,兄弟三人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同科登进士,后分任潮州、象州、宾州刺史,哲宗皇帝赞:“一门三贵、旷世盛闻”,并诰封其母为夫人,母凭子贵,其墓在揭西县上砂镇龙门村邱山虾子塘,于2021年被揭西县人民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世巩公,为五华古氏开基祖,生政公十二世,政公生三子,长琢明,次琢贯,三琢宦。
十三世琢宦公生二子,长文聪,次文亮。
(以上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即日起至次年3月15日 文登公交空调车开启“空调模式”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