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有人怀念小时候:“好想回到小时候呀,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却很容易快乐。
”小时候我们没那么多责任,不用为钱发愁,未来也还很遥远,不用担心。
所以,每个怀念过去的人心里其实也都很明白,我们是回不去的。
但我们已经失去那些最简单、纯粹的快乐了吗?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年来“藏”在我们童年中的故事…一个生于1996年的读者,今年的应届生,他说,每次压力大的时候会用小霸王游戏机通关一次魂斗罗。
还有个20多岁的女孩,有天买了一堆泡泡糖,一个人在屋里吹泡泡玩,居然玩了一个小时,吹出了一个巨大的泡泡。
感觉什么“有用的事”都没做,却无比开心。
必须面对的是,那些让我们烦恼和痛苦的糟心事,确实会随着成长增多。
所以你更应该训练自己保持快乐的能力。
这也是今天这些回忆的价值:它让你找回那些最简单、最想要珍惜的东西,和时刻。
大大泡泡糖1989年“大大”泡泡糖上市,后来有了“大大超人”。
那时每颗泡泡糖里都有一张贴纸。
@王北大:那时很喜欢买那种1毛钱1块的泡泡糖,主要是为了得到附赠的贴纸,贴满整个手臂,觉得自己贼酷!小当家干脆面当年小当家干脆面里的卡片,现在已经身价上万了。
@张琛: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吃小当家干脆面,为的就是集英雄卡,当时里面装的是水浒传的108将。
我坚持吃了1年多的小当家,最后集齐了90多个英雄。
也是因此,直到如今我仍然特别喜欢中国古代史。
泡泡胶这个玩意儿如今已经停产了。
@黄羽: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吹的泡泡胶的味道。
不是泡泡糖,是抠下一坨胶,堵在吸管上,用一定的肺活量吹出一个泡泡,捏紧从吸管上拔下来再把玩。
中学后在化学实验课上知道了这是乙酸乙酯的味道,果味,无毒。
修正液除了修正液,我们还用过修正纸、修正带。
@辛小追~:读书时的一大乐趣,就是拿修正液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画三八线,画笑脸,还有暗恋对象的名字首字母TZY……至今想起当时那种白雪牌修正液的气味,还能一秒回到中学时代。
泡泡堂其实泡泡堂里的角色都有名字。
你最常用的是哪一个?@蓝厥:那时候我们常玩的是网站上的“泡泡堂”,还有“狂扁小朋友”“暴力摩托”这样的小游戏,它们是我枯燥无味的初中生活里的调料。
现在,我拿手机玩王者荣耀,一边玩一边感叹它清晰的画质、华丽的特效、饱满的人物设定……很开心我的快乐并没有减少。
@李庆新:一天到了下班的点,没有立马回家,打开浏览器把QQ堂找出来打了半个多小时。
那时候我们追流行花钱不多,但满足感很强《不能说的秘密》2007年《不能说的秘密》上映后,很多学生都开始喜欢这样穿。
@刘世儒:我们是在2007年《不能说的秘密》上映那天认识的。
我逃课去电影院,在门口撞上她,我们穿同一个学校的校服,都喜欢周杰伦。
后来我老爱用借笔记、借CD的理由找她。
上了不同的大学,失去联系。
好多次,我都希望一睁眼就回到下课的走廊,再翘一次课,再淋一场雨,再去教室门口装作不经意地看一眼。
工作后在校友会上重逢。
我的表白迟来了十年,还好没再错过。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但从未失去那些最好的回忆电视机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大都从这里开始。
@芒果派:八十年代初期,爸爸去街上买了一台14寸东芝黑白电视机。
依然记得和弟弟去迎接,爸爸那满面笑容,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肩上扛着一个大纸箱,拆开大纸箱,电视机带着那特有的味道出现在我们眼前。
后来在电视机前装了个有各种颜色的透明塑料片,就变成了“彩电”了。
BP机我们的联络工具,从传呼机到座机、小灵通,到按键手机……@岛屿骊歌:十年前我18岁,刚上大学。
和初恋男友异地,各自求父母给买了传呼机。
我那个是粉色的,小小的,特别可爱。
那时说些情话发到传呼机,总要通过服务台的工作人员。
我们都很内敛,所以多半发出去的都是“有急事速回电”“在哪里请回电”,顶多会说一句:“想你了,晚安”。
5个字,就能回味一整晚。
《少男少女》《花季雨季》关于青春的启蒙,从这些杂志开始。
@寂寞蒲公英:那年我11岁,最常看的是《少男少女》,这本杂志设计为少男从一面开始翻,少女要从另一面开始翻。
我每次都会先看少女的部分。
@魏小安:13岁上中学时读到一套杂志叫《旅行者》,那时候的梦想就是把中国的三山五岳都走一遍。
后来当了工人,最累的时候,腿都抬不动,要用手搬着腿才能上床。
即使这么累,能休息一天,我也骑着自行车把北京的郊区都走了一遍。
现在,我已经走遍了中国,去了全球60多个国家,做了38年旅游事业。
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有句英文说的好:“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翻译过来就是:“小明,作业写完了吗?”嘿,手滑了,应该是:“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
”站在2018回望过去,玩具一直是每个人心中温暖的童年记忆。
如开头视频中介绍一样,我们随小小的玩具感受下一个时代的缩影......1978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当中,手里拿着弹弓,瞄准射击。
“哗啦一声”,仿佛有玻璃打碎的声音。
1988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当中,手里拿着铁皮小青蛙,上发条让小青蛙跳起来。
小青蛙跳到一位中年女人的鞋旁边。
1998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当中,手里拿着红白机手柄,操作十分顺畅。
2008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当中,手里拿着变形金刚,幻想自己变身成功拯救世界。
2018小男孩头戴VR眼镜,手里拿着手柄装置,置身在惊心动魄的游戏世界里,突然画面一转,VR眼镜被摘下。
打开电视回到70年代1978年左右,改革大潮方兴未艾,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孩子们的玩具主要以自制的“土玩具”为主。
例如弹弓、沙包、橡皮筋、跳绳、陀螺、铁环、毽子、玻璃弹子等等。
说起弹弓,那真是让当时的父母们气得牙根痒痒的惹祸精。
弹弓拿个粗点的树杈,用橡皮筋一绑就做成一把弹弓。
子弹可以用纸一卷,或干脆拿地上的石子就是现成的子弹。
抽陀螺抽陀螺游戏盛行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把“抽陀螺”叫“耍陀螺”,一字之改,更好地揭示了这种游戏的娱乐性。
滚铁环那个年代,工厂企业众多,铁环比较容易得到,做法也很简单,两根钢筋棒就可以搞定,玩法更是容易上手,老少皆宜。
丢沙包用碎布及针线缝成、用细沙(或者大米,玉米粒等)塞满的沙包用来作武器"投杀"对方。
它是中国很经典的儿童集体游戏之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丢沙包游戏方式。
弹珠弹珠(或玻璃球、玻璃溜溜),一般为玻璃制造,通常为小朋友的小玩意,将对手的弹珠弹走。
在棋类中,中国跳棋是以玻璃弹珠为棋子。
纸青蛙纸青蛙也是人手一只的神器,现在都忘了要怎么折了!小时候蹲在地上,能玩到腿发麻,手指起茧子,为了能跳得更高,把课本的封面都撕了(罚站3小时hhh)......踢毽子以鸡毛毽为多,亦有以绒线、皮毛等插于圆形底座上制成者。
基本动作为盘、磕、拐、蹦四种,不需专门场地、设备,简单易行。
有利于活动关节,加强韧带。
折纸枪经常有男孩子撕纸张,叠成枪的样子。
下课后组成“真人CS”选出一个当队长。
跳皮筋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皮筋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
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保持个人体态。
跳房子跳房子可以说是最廉价的游戏了,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
集体回忆之跳房子,越跳越有趣!折星星几乎每个女孩子都有亲手折星星的经历吧。
折星星的材料大致有纸带和塑料彩色管两种,纸带有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
跟随脚步来到80年代1988年前后,大多数的80后孩子已经出生了,但是他们的玩具科技含量不高,以益智类为主。
水枪、魔方、七巧板、飞行棋、橡皮泥、华容道、不倒翁都是他们的好伙伴,而在众多80后心中排名第一的当属——铁皮小青蛙了。
铁皮青蛙绿色的,还带花纹。
只要拧紧发条,青蛙可以在地板上扑腾好一阵子。
那时候,几乎人手一只,可能是很多孩子童年记忆中最在乎的玩具。
飞行棋由四种颜色组成的,上面画有飞机的图形,最多可以四个人各拿一种颜色一起玩。
飞行棋里有一个骰子,你只要转动骰子,骰子停下来的时候正面是几,你就走几步。
翻花绳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
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东南西北折纸游戏,手指伸进纸下面撑开,一翻写上惩罚或者奖励,就可以玩了。
吹泡泡胶可以把泡泡机吹到很大,记得以前卖的是一毛钱一管,只有个别同学才一次买五根。
华容道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逃出生天,从这一点上来说,华容道有些“推箱子”鼻祖的味道。
窜天猴炮仗的一种,点燃后会飞得特别高。
套圈游戏机套圈圈的游戏机,里面是海豚的那种,要把所有圈圈都套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鲨鱼牙齿玩具不知道按下哪一颗牙齿,就会被鲨鱼咬住,谁最后谁倒霉。
智力魔方玩法是将打乱的立方体通过转动尽快恢复成六面成单一颜色。
要使那些小方块可以随意转动而不散开,真的是个难题。
与时俱进来到90年代1998年前后,人民生活水平正处在大踏步迈进的前夕,插在电视上的“红白机”成了这一年代无法绕过的“重头戏”。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玩具种类更加丰富,变形金刚、布娃娃、遥控小汽车、塑胶恐龙、变形蛋等都成为孩子们童年的好伴侣。
粘墙蜘蛛侠这个蜘蛛侠超级好玩,小时候身高不够,就一把将其甩到光滑的玻璃或者墙壁上,看着蜘蛛侠一下下翻滚下来,乐此不疲趣。
俄罗斯方块俄罗斯方块,每次赢了一局,机器就会喊:真棒!真棒!电子宠物机这也算是高科技玩具了,当时有部动画片特别火,叫《宠物小精灵》,皮卡丘是最热销的宠物之一。
悠悠球悠悠球的技术花式种类非常繁多,可以说是一片技术的海洋。
平衡鹰平衡鹰原理简单,但是看起来却很神奇有趣的玩具,它是将金属块放在老鹰的两翼尖部以此平衡重量。
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这比花上5毛钱买包辣条更有吸引力。
彩虹圈这个真的是玩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到底玩的精髓在哪?只记得当时身边的小伙伴是人手一个,如果谁没有,还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真的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它的玩法。
陀螺陀螺在当时流行起来,跟动画片的热播不无关系,如果能拥有人气角色的同款陀螺,就更酷了。
小霸王游戏机游戏加载完毕即可开始游戏。
键盘方向键←→控制移动,↑键跳跃,↓键进门,A键射击(需得到武器),B键重玩。
有些门需要钥匙才能打开哦。
四驱赛车上小学的时候,看到别人玩就有想上去比比的冲动,那就是儿时所谓的赛车。
当年因为四驱小子的热播,动画里的赛车更是四驱车迷的心爱之物。
变形金刚尺寸从小到大不一,变形难度也各有差异,当时总是幻想自己是变形金刚可以拯救世界。
携手向前迈入00年代2008年左右,其实进入千禧年以后,时代发展变化已经步伐如飞,玩具几乎一年一个样儿。
电子宠物、掌上游戏机、彩虹弹簧、弹力球、芭比娃娃比比皆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让孩子们的童年五彩缤纷,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正虎视眈眈,即将冲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蛇形板又称“游龙板”、“陆地冲浪板”,利用了人体运动理论和巧妙的力学原理。
使滑板运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也成为极受小朋友们欢迎的玩具之一。
芭比娃娃芭比娃娃一直为千万女孩渴望拥有。
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光彩的倩影,曼妙的身材和恬静的脸庞,这个可爱的洋娃娃身穿不同国籍、不同款式的时尚服装,静静地呆在那里等待着自己的主人。
电动玩具车曾几何时,能尝试着开车是每个小男孩甚至小女孩心中最大的梦想。
而现在,这个梦想早已不再遥远。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公园里有开这种电动玩具车的孩子,孩子们脸上都有着一股神气。
遥控飞机除了遥控车,现在遥控飞机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
听着遥控飞机嗡嗡的马达声,看着它在天上越飞越远,孩子们的笑声也越飞越远。
现在2018年2018年了,虽然我们尽量避免在导向上让人觉得孩子们正在成为大大小小“屏幕”的俘虏,从而选择了轮滑鞋、三国杀等能够“动起来”的玩具作为代表,但不可否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机甚至VR游戏正在成为主流,未来的游戏界也许是AI的天下,谁知道呢?轮滑轮滑除了是玩具还是很棒的代步工具,双排轮滑的代步是和长板不相上下的。
三国杀三国杀集合历史、文学、美术等元素于一身,融合了西方类似游戏的特点,并结合中国三国时期背景,以身份、势力或阵营等为线索,以卡牌为形式,合纵连横,经过一轮一轮的谋略和动作获得最终的胜利。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渐渐成为人们手中的玩具,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可以带来更丰富的知识储备。
VR眼镜虚拟现实眼镜VR头显设备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
它让每一个爱好者带着惊奇和欣喜去体验,置身于游戏,融入游戏的世界,切合度更高更真实。
小时候认为欢乐是得到长大后发现欢乐是给予你拥有过的每种快乐都是你的能量希望它支撑你前行也感染、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