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青龙七宿第二宿,为青龙之颈。
上连角宿,下接氐宿,是龙头与龙身的连接之意。
是风神,如火珠,位于苍龙星群中的脖子位置,是苍龙之精华,在七曜中属金,图腾为龙,故名其为亢金龙,形态、性情都与龙相似,身长,有鳞,能飞,善走。
亢宿亢宿所在天区主要位于室女座和牧夫座,以及半人马座,豺狼座,天秤座及长蛇座的部分天区。
亢宿亢宿共含7个星官,正星22颗,增星32颗,共54颗星。
7个星官分别如下:亢宿、大角、左摄提、右摄提、顿顽、阳门、折威。
亢宿中西星名对照大角——帝王之座大角星又名天栋,被看作是天王的帝廷。
《史记·天官书》说:“大角者,天王帝廷。
”《晋书·天文志》说:“大角者,天王座也,又为天栋。
”大角为帝席,也就是帝座,故为人君之象,按照星占家的说法,大角星为格星,格即帝座,摄提是辅助帝王的大臣之象,因此有摄提格之说,换言之,摄提是协助大角定季节的官员。
左摄提、大角、右摄提大角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有特殊的地位,不仅是全天第四大亮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北斗七星指示方向的标志。
《史记·天官书》称:“昏建者杓”、“构携龙角”、“大角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明确记载了古人用斗杓指向确定时节的方法。
仅仅说斗杓所指的方向还不太明确,但是在杓的下方,以大角和摄提星官为标志,则其方位就具体多了。
摄提——直斗杓所指共六星,位于大角星两侧,左三星曰左摄提,右三星曰右摄提,“左摄提”、“右摄提”皆为星官名,为定季节星官。
《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
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
” 司马贞 索隐:“摄提之言提携也。
言提斗携角以接於下也。
”原来古人用北斗斗杓的指向确定时节,而斗杓所指的方向其实是通过大角和摄提星标示出来的,这样大角就在左、右摄提的辅助下起到了辨别方位,进而确定季节时令的作用。
斗杓所指,沿着大角摄提方向往南,其对应的星官便是角宿和亢宿。
因此,斗杓所指的方向,不仅大角和摄提为其标志,角亢二宿也是其标志星。
顿顽、阳门、折威《晋书·天文志上》:“东北二星曰阳门,主守隘塞也。
”《隋书·天文志中》:“飞星大如缶若瓮,后皎然白,前卑后高,此谓顿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