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市晨报 都市晨报 2024年08月03日 22:53 江苏李维翰1972年10月进玉雕厂。
历任技工、设计员、技术科长、厂技术负责人,1977年玉雕创作设计获得省政府嘉奖。
1975年,他独自出坯雕刻,后在孔令斗、王贵友两位资深师傅“帮工”下,完成碧玉《花熏》作品,成为他的“定鼎之作”。
因为这件作品,22岁的李维翰出席了当年市先代会。
上世纪出口创汇时期,徐州有玉器从业者300多人,目前从业者有10万人,50年来玉雕厂为徐州及周边培养了大批雕刻人才。
“正是有了玉雕厂,才有了今天整个淮海地区的玉雕行业。
”接触玉器52年,李维翰说,收藏、鉴赏、研究古代玉器充实了他的生活,开拓了他的视野,更是升华了他对历史文化的认知。
“国人为什么喜欢玉?这里面有强大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的玉文化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李维翰说,这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30多年前,李维翰开始收藏古代玉器。
“可以说,无论题材,还是工艺,古代玉器文化都是当代玉雕艺术的源头。
”30多年来,李维翰收藏有远古、上古、高古、中古、近古的玉器逾300件套。
上世纪90年代起,李维翰就按照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购买古玉。
20多年前,他在隶属南京博物院的江苏文物总店,多次购买了几十件古玉古玩。
这样的收藏收购保险系数大,保真命中率高。
有了这些实物,大家在一起讨论就有了标的物。
“收藏的意义在于回望与守望。
谈玉就不能不谈徐州,全国总共出土战汉古玉3000多件,徐州占了半数以上。
”李维翰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