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柏(圆柏) Sabina chinensis圆柏盆景产地:原产我国北部。
喜光,幼时耐荫,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外形:桧柏属于常绿乔木。
老枝常呈扭曲状;小枝直立或斜生,亦有略下垂者。
冬芽不显著。
叶有两种,鳞叶交互对生,多见于老树或老枝上;刺叶多见于幼树或基部徒长的萌蘖枝上,三枝轮生,叶基部无关节并下延生长,叶上面微凹,有两条白色气孔带。
还有从小一直全为刺叶的植株。
球果球形,次年11月成熟,熟时暗褐色,外被白粉,有种子1~4粒。
繁殖:桧柏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
种子有较长的后熟休眠期,往往隔年始能发芽。
扦插可用嫩枝(6月插)或硬枝(10月插),河南鄢陵姚家花园于秋末用半米长的粗枝行泥浆扦插法,成活率颇高。
盆景形式:桧柏盆景常见形式有直立式、直斜式、曲斜式、卧式等。
圆摆盆景桧柏有一变种真柏(偃柏) var.sargentii,系儡匐灌木,小枝上伸成密状; 幼树之叶刺形,常交叉对生,排列较紧密,老树之叶多鳞片状; 球果带蓝色。
产于我国东北,耐寒性甚强,亦耐瘠土。
多用扦插繁殖,亦可嫁接,砧木常用侧柏。
真柏盆景的形式有曲立式、曲斜式、悬崖式、卧式等。
真柏的局部枝干可以制作成枯枝、枯干,即所谓“舍利干”。
这是模仿自然界树木因长期遭受风雨雷电袭击而形成某些枝干劈断、树皮剥落的现象。
舍利干可以安排在树木的顶端,也可在枝干的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