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公司紧急筹集的第一批防疫物资到了,但现在交通受限,运不进来,谁有办法跑一趟,各个项目上的同事和业主急用?”“我自愿!”“好样的,兄弟!有担当。
”……蓝光嘉宝华中华北区域的总裁吴刚,每次看到微信中的上述对话时,总是感觉到很振奋。
“现在的疫情局势虽然还比较严重,但是我相信,有这样有担当的同事,还有很多生活在疫情区中有担当的人,以及全国四面八方的共同援助和努力,相信这次疫情会很快战胜。
”吴刚口中所说的有担当的人,名叫江义龙。
作为标准的“90后”,今年27岁的他,为了6000多名业主及蓝光工作人员的防疫需求,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独自驱车150多公里,将防疫物资送到了蓝光所在武汉当地的项目部上。
面对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作为退役军人,就是要在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勇敢站出来,我也只是履行了一名军人的职责。
”他说,如果时间倒流、重新选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江义龙紧缺!6000多人急需防疫物资1月23日,蓝光武汉区域的项目部按照蓝光集团总部的安排,开始进入到了春节假期的节奏。
“我们共有210多名员工,负责武汉市的6个项目,负责服务2000多户、6000多名居民。
”吴刚说,从1月23日开始,第一批员工已经休假,只有71名员工值班。
“没想到,武汉当天就封城了,随即私家车禁运。
”幸好,为了防护疫情,吴刚先期就将采购的所有防疫物资全部发放到了各个项目部。
不过,危机随之而来。
“我们当时采购的口罩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消毒水等也非常有限,防疫物资极度紧缺,我们不得不向集团总部申请支援。
”1月24日,在向蓝光集团总部申请后,1月25日当天晚上,总部紧急调运了一批防疫物资——6000多个口罩、20箱消毒水等,将其运送到了武汉市洪山区金地中心城。
防疫物资送到了,但谁去送呢?吴刚说,6个项目分布在武汉市的武昌、汉口、汉阳三大镇,其涉及的区域包括青山区、洪山区、东湖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硚口区等区域,基本分布在武汉市的四面八方,路途遥远。
没办法,吴刚当天通过工作微信群,在群里喊了一声,没想到,江义龙挺身而出。
发放防疫物资冒险!开车150多公里送到每个项目部通过企业与当地政府的积极协调下,江义龙很快拿到了用私家车运送物资的“物业物资保障车辆通行证”。
自领任务的江义龙知道其紧急性和重要性。
为此,他还专门提前准备了干粮,并且查阅了路线图。
1月26日上午8点左右,江义龙戴上口罩,驾驶着装满物资的车,独自开始穿越疫情区。
“整个街上的人非常少,车几乎没有。
不过,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交警检查,还要量体温。
”说起行程,江义龙说,自己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晚上10点左右完成,共计开车里程150多公里。
这一路上,他是司机、更是搬运工。
为了赶时间,他还自带干粮,““中午一袋饼干,晚上一个面包,完全不敢耽搁。
”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一路上很累,但是看到项目部的同事及小区居民高兴地拿到口罩等物资后,他就很知足,也觉得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送防疫物资也值了。
“我记得,当时一位女同事拿到口罩后,非常感动的看着我,口里一直说着谢谢,眼角甚至有一些感动的泪花了。
”江义龙说,事后,还有同事和朋友问他是否后怕过,万一被感染了咋办等问题,为此,他说,“自愿领到任务的那一刻,我都没想过后果。
而与其他战斗在疫情区的护士、医生等相比,我这点不算什么。
”他说,“谁叫我是一名军人呢?虽然退役了,但还是要履行起军人的职责来。
”支持!老父亲很担心希望他“保重身体”在吴刚看来,江义龙是蓝光优秀员工的代表,也是优秀蓝光人的缩影。
“他从2018年7月开始入职蓝光,从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一直干到了现在的项目主管,非常棒!”吴刚说,公司也将以他为榜样,激励更多的员工战胜疫情、战胜困难。
作为江义龙的父亲,今年57岁的江良华,自始至终支持着儿子的行为。
“他26日早上出发之前,就通过微信给我打了一个视频,说要出去送东西。
我就说,你去吧!不过要注意身体、注意防范。
毕竟疫情很严重啊!”不过,江良华打心里却很担心,包括很少在江义龙母亲面前提起此事。
“如果她知道了,更不知道要担心成啥样!”不过,江良华相信,孩子会平安完成任务。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李晨 图由受访者提供编辑 余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