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朋友在后台给小编留言,说想要了解关于祛湿的方法。
而且,还强调是那种毫不费力、最好躺着就能做的方法。
哎,你还别说,还真有!今天就给大家伙介绍一种躺着就能祛湿的方法!先简单判断一下自己湿气重不重↓↓↓湿气重不重,看这6个地方就知道1、舌头舌胖大,两侧有齿痕,舌苔厚腻。
2、大便大便溏烂,黏滞不爽,马桶难冲干净。
3、身材一般来说,“肥人多湿”。
4、精神状态头脑昏沉,身体困重,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愿意活动。
5、皮疹形态肿胀、糜烂、渗出明显。
6、瘙痒部位湿气重浊,易侵犯人体下部。
瘙痒多发于阴囊、小腿、脚 部。
知道了自己湿气重不重,大家伙再来了解一下“边睡觉边祛湿”的方法~睡眠中赶走湿气,用这3个小招数!总结一句口诀就是: “二艾三窝四穴”。
在睡前试试艾灸2个学位、按揉、拍打3个部位和4个学位,祛湿又通经。
1、艾“两穴”①阴陵泉穴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②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方法:足三里灸3~5分钟,阴陵泉灸1~2分钟。
Tips:下面这4类人不适合自己艾灸:热证病人,比如正处于高热、抽搐、炎症发作期。
孕妇,尤其在孕早期时,不要在腹部施灸,否则容易流产。
阴虚有热者,多表现为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潮热盗汗等。
糖尿病病人,多存在感觉障碍,对外界温度不敏感,容易被艾条烧伤。
2、揉、拍“三窝”①腋窝在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
方法:没有时间次数限制,可以经常按揉,来疏导心经郁火。
②肘窝肘窝外侧的曲池穴是人体关键“排污口”。
③腘窝拍打腘窝中心的委中穴,同样也能达到“排污”的作用。
方法:每周或隔周在肘窝、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类似刮痧时候的出痧反应)。
3、掐、揉“四穴”①阴陵泉穴(见上图)②足三里穴 (见上图)③承山穴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小腿腹肌肉的凹陷处。
④丰隆穴小腿外侧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侧1.5寸(中指、食指并拢的两指宽)。
方法:每天坚持掐揉以上四个穴,至少各10分钟。
Tips:按揉以上穴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
是不是简单又容易操作呀?上边这些方法,大家可以配合着做,也可以选一种你觉得方便的做,在睡前花个几分钟,就能达到祛湿的目的啦~除了上边介绍的方法,大家还可以通过运动祛湿。
比如走路、慢跑、八段锦,身体微微出汗,既能排汗又祛湿。
比如下边这些很常见的食物,就会让你越吃湿气越重!4种常见食物,让你越吃湿气越重湿,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