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识图过程中,梁集中标注里经常有“G”和“N”的我们口中常说的“腰筋”的构造钢筋。
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区别呢?抗扭钢筋图例构造钢筋图例首先,设置构造钢筋G的原因:当梁的高度比较高的时候,梁的上、下纵筋之间的区域会形成一定的素混凝土区,尽管在沿梁长方向布置有箍筋;但当梁腹板高度>450mm时,会形成约400*200mm的素混凝土区。
这样的素混凝土区域极大可能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产生裂缝;为了抵抗这些因温度裂缝,就会在梁的侧面配置一些纵向钢筋。
设置抗扭钢筋N的原因:由于梁的两侧受力不均匀而产生扭力,所以设计了抗扭钢筋进行抵抗。
和构造钢筋相同的是,抗扭钢筋也是布置在梁的侧面的。
尽管G和N都被称为“腰筋”,但它们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同的:“G”是代表“构造钢筋”,是根据构造来配置的;“N”代表“抗扭钢筋”,则是设计人员经受力计算配置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的搭接和锚固长度是不同的,也是在施工日常检查中容易被忽略掉的。
下面总结了一下常被忽视的几个点:1、当梁的腹板高度≥450mm时,梁侧面配置构造钢筋G,间距≤200mm;2、构造钢筋G搭接和锚固的长度均为15D(D为构造钢筋的直径);3、抗扭钢筋N搭接长度是LLe,锚固长度是Lae,锚固的方式和梁下部纵筋相同;4、构造钢筋G和抗扭钢筋N拉筋布置的原则:梁宽≤350mm,拉筋直径6;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和600mm二者取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