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诗词4首赏读:举世但知梅蕊白,不知还有蜡梅花在长江流域,蜡梅花来得比梅花早,梅花冬至出蕾,到春节左右才是盛花期,但蜡梅花大雪冬至节气已经开放,盛花期往往在春前,蜡梅才是真正冬花。
小时候,就有卖花人卖蜡梅枝,枝头累累黄色的花苞,放在水中清养,开花一室清香,破除着冬天的沉闷。
腊梅分外清香,且花朵不娇气,摘几朵放在口袋里,蜡质的花瓣容易保存,不会污染手帕和口袋。
花朵明黄晶莹,像玉石做的一样,至少很多年,我心中的梅花都是蜡梅。
因为粉色白色的梅花往往开春才开花,而且香气和保管没有腊梅方便,容易落花。
那个时候物质短缺,亲眼看见老师用蜡烛融化在指头,然后贴在竹子上头,做成梅花,可以放在墙壁上装饰达几年之久,所以我概念中的梅花就是蜡梅。
直到长大了,才知道梅花是梅花,蜡梅是蜡梅,只是不知道老师做的到底算是梅花还是蜡梅花?蜡梅伴随漫长的冬天,当时只道是寻常。
后来才知道,自己常见的蜡梅,是别人眼中的稀奇,只是因为自己住的地方靠近蜡梅山坡,故而漫长的冬天有花香做伴,而绝大多数地方,是以梅花为主,等待梅花的开放是个漫长的过程,而我竟然年年躺在蜡梅香气了,口袋里是一荷包的花朵,当时只恨不当零食吃。
花虽然奇香,味道却是苦的。
蜡梅是宋朝之后才发现的重要的观赏植物。
这之前,它们藏在深山里。
农人们并不以为惊奇,这种灌木,倒是很好的薪材,那种天然的香气,犒劳着辛苦的山人。
他们也会冬天砍枝去城里售卖,因为爱戴花的城里人,讲究的是天然奇花。
蜡梅最初叫黄梅,花像梅花而黄。
每个朝代有不同的主流色彩,唐朝尚紫尚红,但是宋朝却尚黄。
因为黄在宋朝钦定为帝王之色,那么上有所好,民间则流行黄色系,当然和帝王有所区别,以淡黄,鹅黄,杏黄,金黄为贵,蜡梅天然的黄色花朵加上迷人的芬芳,就格外打动人心。
那个时候已经培育出极有人文色彩的黄色牡丹,一本万金,大号姚黄,是富贵象征。
“姚黄富贵江梅妙,倶是花中第一流。
戏出小诗花一样,先生下笔与春谋。
”宋朝宋翌《题山谷姚黄梅花》这个时候,蜡梅称为姚黄梅花,已经被看作梅花中的富贵品种。
估计山农卖黄梅时要气坏一批真正梅花的培育者,他们年年嫁接,岁岁求新,怎么也培养不出黄色的来得这么早的梅花。
估计最初售卖黄梅的掮客狠狠赚了一笔。
黄庭坚和苏轼自己就喜欢种花,看到这稀罕的品种也以为惊讶,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是不同于梅花的新品种。
为了区别两种植物,黄梅花以其花朵似蜡,定名为蜡梅。
这当然给梅花留有余地,若是传统的梅花也培植出了黄色的花,那才是名副其实的黄梅花呀!于是蜡梅就代替了黄梅的叫法。
腊梅属灌木,又是自宋朝才出于山野,秀于人间。
该怎么来定义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