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世界十大最顶尖的电子工业强国(电子工业强国排名)

发布:2024-08-18 浏览:32

核心提示:电子工业是制造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其专用原材料的工业部门。主要生产电子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和通信、雷达、广播、导航、电子控制、电子仪表等设备,生产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印刷电路板,接插元件和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以及高频磁性材料、高频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专用原材料。电子工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差不多每三年就更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

电子工业是制造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其专用原材料的工业部门。
主要生产电子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和通信、雷达、广播、导航、电子控制、电子仪表等设备,生产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印刷电路板,接插元件和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以及高频磁性材料、高频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专用原材料。
电子工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以来,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差不多每三年就更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兴起,使电子工业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高技术产业。
电子工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对军事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进了作战指挥系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无线电通信成为军事通信的基本手段,被称作军队的"神经"系统。
利用电子技术,通过由通信、雷达、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组成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通信、侦察和情报处理手段,大大提高了军队指挥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效能。
改进了武器装备系统。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武器的威力和命中精度;电子器件成了现代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技术是导弹、军事卫星及其他高技术武器装备制导和控制的核心,无论是战略武器,还是战术武器,其性能高低都同电子技术有密切关系。
使电子战发展成为独立的作战手段。
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电子摧毁等形式的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重要。
一、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电子工业尤其在国防领域的科技电子类最发达。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世界主要27个工业科技大项中有21项是世界第一,足可看出美国的实力之强大,且美国在大学和科技以及信息化和智能化领域也是在全球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东北部地区是其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这里。
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
南部地区过去以农业为主。
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后,形成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
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业的集中地带,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
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著名产品为硅片。
美国作为全球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源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直领先于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市场。
到了1997年,美国半导体销售额全球占比提升到50%,并将其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现在。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保持了他们在微处理器、模拟和存储等领域的竞争力,而美国在研发、设计和制程技术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头。
数据显示,总部设在美国的半导体公司的销售额曾经占了全球46%的份额。
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数字都是在5%和22%之间。
闻名遐迩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大都会区旧金山湾区南面,这里是高科技事业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别称。
硅谷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
硅谷是全球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尽管美国和世界其它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中心,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
尤其诞生了享誉世界的英特尔 、苹果公司、谷歌、脸书、雅虎等高科技巨头,且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硅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硅谷尤其以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大量的电子工业企业,一举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是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
硅谷的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球电子工业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它拥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作为依托,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还包括加州大学系统的其它几所大学和圣塔克拉拉大学。
结构上,硅谷以高新技术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公司、思科、英伟达、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并且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硅谷拥有大大小小的电子工业公司达10000家以上,它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
硅谷客观上已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并且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
众所周知,电子技术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发展与军事需求紧密相关。
回顾美国电子工业历史,尤其是当晶体管诞生后,美军方是电子工业研发生产的主要资助者和标准制定者,且早期的晶体管及集成电路产品主要被用于军事领域。
比如1943年7月,美国陆军自主研制新式计算机即电子数字计算机,机器定名为“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机”,其以代号“PX项目”秘密进行。
该项目由著名的科学家约翰·冯·诺伊曼担任项目顾问,他提出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的“冯·诺伊曼结构”,大大促进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ENIAC计算机成功研制,性能极为优越,微分机计算60秒射程弹道轨迹需要20小时,而它仅需30秒。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布拉顿、巴丁发明了晶体管,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制造是电子产品的重大突破。
比如著名的 IBM进入计算机领域后,主要客户是弗吉尼亚州达尔格伦(DahLGren)的海军水面武器中心。
IBM也因为参与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项目——“半自动地面环境探测系统”(简称:SAGE),奠定了它在计算机领域的领导地位。
IBM 704和IBM 709也成为了行业标准。
再如AT&T公司, 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于1954年为美国空军建造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TRADIC (晶体管数字计算机),尤其是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出了全球第一台机载雷达天线。
二、日本日本是电子工业公认的强国。
日本曾被誉为世界最强的“技术大国”。
日本不但在电子制造业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在材料和应用技术上也是全球第一。
并且出现了很多享誉世界的企业,比如日本闻名遐迩的电子工业松下、索尼、夏普三大巨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电子产业的发展经验,曾经被不少国家奉为“教科书”。
尤其是日本被誉为“工匠”国家,崇尚“匠心”精神的“日本制造”一度成为优质的代名词,并在电子制造业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业内曾经认为,电子cpu领域美国最强,但日本普通电子芯片制造业制造能力最强;科研创造能力美国最强,而日本在家用器方面领域技术最强,日本尤其在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拥有十分强大的实力。
据悉,目前全球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由欧洲、美国、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制造工艺,以及领先的品质管理体系,大约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
特别是日本企业三菱电机(Mitsubishi),罗姆(ROHM),东芝(Toshiba),瑞萨电子(Renesas),富士电机(Fuji Electric)等电子巨头,曾经在2019年的功率半导体市场(离散元件和模组)销售额全部进入世界前十名。
在电子工业重要的氧化镓领域,日本尤其在元件、基板等方面的研发全球领先。
据了解,日本研究氧化镓功率元件且开发的并非大中型功率半导体企业,并不是所熟悉的三菱电机、富士电机、罗姆等大企业。
而恰恰是一些小企业,可见,日本在此领域的强大实力。
日本在半导体材料以及设备上具有强大的优势。
比如在硅片方面,日本的几家公司名列世界前茅,即使各种用在半导体芯片生产的气体和化合物领域,日本同样也不遑多让。
尤其在功率半导体方面。
日本半导体技术十分发达,特别是集成电路(ic)的研究和开发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ic的特点是小、轻、优质。
其开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ic)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而且大量用于超小型计算机、计算器、游戏机等日常用品。
比如产业机器人是尖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组合。
日本的机器人技术高度发达,日本曾经是世界上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回顾历史,尤其在50年之前,日本曾经以制造起家,依靠廉价的终端产品,迅速占领世界电子市场。
日本依靠高品质、高性价比,几乎垄断了全球终端产品市场。
众所周知,iPhone是最成功的手机,但其内部许多关键器件,比如显示屏、电池、内存、摄像头,还有电路板上大量的电阻电容,都来自日本公司,因此日本可以说是技术驱动源动力的产业。
在电子领域,日本拥有全球最全的产品线。
随便打开一部尼康的单反相机,或索尼游戏机,可以分析里面几乎所有的芯片、元器件,都是日本制造的产品。
因此任何国家去制造摄像机,很难和索尼产生真正的竞争,因为最关键的光电转换芯片都是索尼自主研发做的,技术远远领先,重要的是不外售。
早在90年代,日本的IC元器件电子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产业链中,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之如日本如此全的产品线,所有的都能够自给自足,源源不断的支撑终端产品,保证其终端产品的性价比全球领先地位。
日本在精密制造设备产业领域同样十分厉害,比如电子工业巨头尼康除了制造相机镜头,还能够生产顶级的芯片、生产重要的关键设备:光刻设备,尤其在电子产品各个环节的各种生产设备,日本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市场份额。
在很多国家无数的电子制造工厂里,巨大的设备固定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日本的产品。
日本在半个世纪时间,打造出全球电子产业最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说只要提供给其最基本的原料和能源,日本就能够生产出全链条的电子产品。
日本已成为电子帝国领域一个个庞大的企业军团:索尼、松下、夏普、东芝、日立等。
其中每个军团都有自己十分庞大的产业链。
三、中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尤其在手机、微型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彩电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支柱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在2009年,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的电子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军民结合、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部门。
特别是在90年代初,中国电子工业已经能够主要依靠国产电子元器件生产20多类、数千种整机设备以及各种元器件,许多精密复杂的产品达到了较高水平。
中国并形成了雷达、通信导航、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仪器与电子专用设备等六大产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具有门类齐全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开发与配套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系统工程科技攻关能力。
中国电子工业能够满足战略武器、航天技术、飞机与舰船、火炮控制和各种电子化指挥系统的需要,尤其电子信息产业所提供的产品都达到了较高技术水平,其中不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世界工厂,全球有90%以上的个人电脑、80%的空调和74%的太阳能电池和70%的手机来自于中国。
尽管之前被认为是全球供应链上的底端,似乎创新与其无,但中国领先步伐已经开始。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早在2015年公布的全球“半导体采购金额”肖特基二极管(速报值)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众所周知,所谓“半导体采购金额”指的是硬件厂商设计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电视等数码产品时对半导体零部件的购买能力,是一项购买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产品研发的主导方。
再比如日本著名评论家大前研一日前作出令日本人惊讶之论断:“从明治维新至今,这场由日本发起的对中国的挑战,在150年后以日本完败告终,日本将迎来长达400年的衰退!中日的此消彼涨,在2017年表现的尤其明显!未来世界将是美欧中三极世界,日本逐渐被边缘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的引领者,比如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是日本几倍。
且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非常强。
据韩媒报道,《全球电子产业主要国家生产动向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电子产业的占比排名中,中国占37.2%位居第一,美国为12.6%位居第二,韩国8.8%排在第三位。
报道指出,中国电子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电脑相关产品,占34.2%;美国占比最大的是无线通信机器,占32.3%;韩国则是电子零部件,比重为77.3%。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仅次于美国、日本,居全球第三位,尤其是电子信息硬件制造业列世界第二。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共有合同外资曾经达到700亿美元,拥有外资企业1万多家,成为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制高点,尤其是在大力构建信息经济新优势的同时,积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再工业化进程,争取未来全球高端产业发展主导权。
比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2014制造业白皮书》,英国的《英国制造2050》等,都努力促使国际资本调整布局,吸引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正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关键力量之一。
比如“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加速向制造强国迈进过程中,需要在集成电路、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正与全球同步迈进,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细分领域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涌现出一批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已具良好的发展基础。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政策文件中,将智能技术、智能产品列为发展重点,对以智能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还存在薄弱环节,核心技术仍然存在短板,距离智能化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尤其是芯片、基础软件、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积累不足,尚无法对新兴增长点形成相匹配的支撑,因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迎头赶上,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的电子工业势必实现重大超越。
四、德国德国是全球第四大、欧洲第一经济体。
尤其在之前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表现相对突出,继续保持增长,被称为欧债危机的“救世主”。
德国制造是一块象征优质、高效和创新的金字招牌,保持全球产品的竞争力。
德国制造业门类齐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和电子电气是德传统四大支柱产业。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
德国是世界上汽车制造强国,奔驰、宝马老少咸知,大众、奥迪、保时捷有口皆碑。
德国高档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德国电气电子产业位于欧洲领先地位,尤其是德国“萨克森硅谷”区域已成为全球五大半导体产业群之一,50%的欧洲产芯片来自德国东部,尤其是萨克森州的德累斯顿地区。
德国可靠的投资环境,使得电气电子成为成长最快速的产业之一。
德国电气电子行业在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领域大大超过其他国家,其实中国已成为德国电气电子行业最大的投资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全球电子代工厂排名公布:富士康第一 比亚迪第六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