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贺石生团队日前开出国内首个脊柱健康个性化测量门诊,可在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睡眠习惯、工作学习场景、脊柱病变情况等提出个体化方案,如床垫要睡多硬,枕头多高,以及工作状态下桌椅调多高最舒服等。
日前,35岁“腰突”患者小陈和68岁长期腰痛的王老伯成为这一门诊的尝鲜者。
小陈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直不起腰、下肢麻木。
其病情符合手术指征,贺石生为他做了微创手术,但同时提醒他,“手术并非一劳永逸,还要好好爱护脊柱,改变生活方式。
”虽然通过微创解除了疾病困扰,但小陈还是不禁疑惑,自己几乎天天在办公室里坐着,没干过什么体力活,怎么会得病?“越是久坐,越容易患此病。
现在门诊腰突症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贺石生表示,临床上经常能看到一些30岁的人“腰龄”已经50岁,检查后发现,腰椎已经提前退化或椎间盘突出。
他表示,办公室一族往往是耸肩、含胸、身体前倾坐着,加重了脊柱尤其是腰椎的负担。
长时间一个姿势,肌肉容易劳损。
上半身的重量全部压在椎骨上,椎间盘受力变大,磨损也越来越严重。
在脊柱健康个性化测量门诊,医生为小陈测定了与脊柱有关的数据。
填写身高、体重、睡眠偏好等数据后,医生在他的腰间缠上测量专用腰带,贴上标记装置。
仅花了2分钟,就拍好了一组坐姿、站姿照片,通过后台AI数据学习,生成了一张专属的健康报告。
报告显示,对小陈来说,站立办公桌面最佳高度是110厘米;坐着办公桌面最佳高度是71.5厘米,椅子最佳高度是40.8厘米;睡觉床垫建议“标准偏硬”;同时还提供了最佳仰卧枕高和侧卧枕高等一系列数据。
68岁的王老伯也因腰痛就诊,做了检查后,贺石生告诉他:“你的腰突症状明显,但还没到手术的程度。
如果你不好好保护,最后逃不过开刀。
对脊柱疾病患者,我们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只有症状重、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才考虑做手术。
”一直听人说“腰痛要睡硬板床”,为此王老伯买了一个硬床板,打算放弃席梦思,医生连忙阻止了他。
“睡硬板床并不是说直接睡硬板上,床越硬不等于对脊柱越好。
不同的人适合的床垫是不一样的。
人体正常脊椎生理结构从侧面看呈一个S形的生理弯曲,如果睡太硬的板床,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
同时,过硬的床对身体突起骨头、关节有影响,睡在过硬的床上,脊柱会处于僵挺紧张状态,达不到应有的放松效果。
”贺石生说。
很多人不知道,睡眠系统(床垫和枕头)、办公系统和儿童学习系统(桌椅)的调整都与脊柱健康相关。
从脊柱健康的角度来指导个体化的设备定制,对脊柱疾病预防、康复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基于王老伯腰椎病变的各项数据,个性化测量后给出了合适的床垫硬度建议。
脊柱个性化测量门诊开设才短短两周,已接诊近300位患者,大部分已出现脊柱病痛。
贺石生表示,目前测量的数据库仍在不断丰富和学习提升,相关理论和技术还需要系统完善,今后团队也将和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医用协作,研发更符合脊柱健康医学理念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国人的脊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