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东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又被称为“母亲瓷”。
越窑青瓷荷叶带托盘茶叶盏越窑青瓷在中国瓷器史上之所以占据重要影响,不仅仅是因为历史久远,其在中国瓷器史上也曾经历辉煌。
越窑青瓷从东汉开始一直呈现蓬勃向上的姿态,到了唐朝时期达到了顶峰。
唐代越窑秘色青瓷小罐越窑瓷器的工艺特点是施釉均匀,胎骨薄,尤其是釉色青翠晶莹,难怪唐代诗人陆龟蒙这样称赞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代文人雅士喜好饮茶,茶的颜色通常为绿色,而越窑青瓷的青翠色彩能与茶的颜色相得益彰,符合唐代文人的审美以及精神需求。
唐越窑青瓷玉璧底盏越窑青瓷不仅仅受到文人的喜爱,在不少朝代也曾作为贡品使用,但是到了宋朝以后越窑青瓷不行了。
越窑青瓷从北宋时期开始衰落,到了南宋彻底停止烧制,那么造成越窑青瓷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唐代越窑秘色瓷1、竞争对手的崛起 越窑虽然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有新秀不断挑战,宋朝流行斗茶,建窑烧制的黑釉瓷深受宋朝君臣乃至百姓的喜欢。
黑瓷茶盏取代了越窑的青瓷茶器,而且黑釉瓷成本低、销量大,从而导致越窑青瓷不断衰落。
北宋越窑青瓷刻花纹钵2、政治因素五代时期越窑位于吴越国境内,吴越国王为了获取宋朝皇帝信任,需要不断进贡越窑青瓷。
随着宋朝统一天下,进贡的方式发生改变,越窑青瓷也就不再那么受欢迎。
而且当时国内的青瓷不仅仅有越窑,越窑的特色秘色瓷其它窑厂比如汝窑、钧窑等都能烧制,在青瓷的改进上一些北方窑厂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越窑青瓷“故步自封”,也就变得不断衰落。
出土的北宋越窑青瓷花口洗3、战争因素宋朝是一个对外柔弱的王朝,尤其南宋丢了半壁江山,北方百姓纷纷南下,使得越窑的主要场地绍兴一带地区人口激增,无论种植还是居住导致越窑窑厂的面积越来越小。
窑厂减少也就导致烧制产量降低,而且战争因素百姓朝不保夕,使得越窑青瓷在制作方面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宋代越窑青瓷印花纹粉盒4、环境因素如果说前面的问题是客观的,那么环境影响可能才是主要的。
瓷器的烧制需要最基本的两个点,一是原材料,二是炭火。
越窑青瓷对原材料要求极高,普通的黏土根本无法满足,古代没有保护植被这一概念。
北宋越窑青釉刻花纹盏由于越窑青瓷的火爆导致原材料越来越少,炭火需要砍伐植被,植被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对越窑青瓷原材料的土质也会形成影响。
如此恶性循环,越窑青瓷也就日渐没落。
越窑-芒口小洗有兴起就有衰落,越窑青瓷的发展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很多不利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文中的最后一点环境,不管是越窑或者是别的窑厂,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果当时人们有保护植被的意识,或许今天我们仍有机会看到原汁原味的越窑青瓷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