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的文字、图片、视频未经授权不得使用高效练琴社第 256 篇文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1、歌剧的诞生——佛罗伦萨乐派① 歌剧的先驱(渊源)古希腊的悲喜剧;中世纪意大利的宗教剧;宫廷戏剧中的田园剧、幕间剧;带有情节性的牧歌。
② “卡梅拉塔”社团:巴尔迪(科尔西)、培里、伽利略、卡契尼、里奴切尼。
宗旨:力求复兴古希腊的悲剧艺术、创作出诗歌、戏剧、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
③ 《达芙妮》第一部歌剧,1598年狂欢节在科尔西家里上演,后又经多次修改并上演多次。
由培里、科尔西、利奴切尼耗时三年完成。
分一个序幕和六个场景。
被后人继承的特点有:《尤利迪西》①第一部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1600年在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与玛利亚的婚礼上上演,由利奴切尼、培里、卡契尼创作,1601年歌剧乐谱出版。
②音乐特点2、蒙特威尔第——威尼斯乐派①《奥菲欧》: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歌剧。
②“圣·卡斯亚诺歌剧院”1637年在威尼斯落成。
③蒙特威尔第同时代人:卡瓦利、切斯蒂《金苹果》3、A·斯卡拉蒂——拿波里乐派① 贡献:确立了歌剧创作以咏叹调为主导,与朗诵调交替出现的分曲结构。
② 类型化的咏叹调、宣叙调③ 返始咏叹调④ 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2、卡瓦利里——罗马乐派,第一部清唱剧《灵魂与肉体》3、清唱剧:类似于相声,说的,取消了服装、布景、表演,在独唱、各类重唱、合唱之间,借助解说者叙述情节的发展。
4、康塔塔:类似于单口相声,更加的短小简洁,是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有宗教内容也有世俗内容,由宣叙调、咏叹调、合唱、重唱及管弦乐队构成。
1、通奏低音:作曲家只写高地两个外声部的旋律,在低声部上标明和声的功能数字,中间两个声部留给演奏者按低声部数字的提示来即兴演奏。
2、奏鸣曲 ①室内奏鸣曲:由风格化的舞曲组成,在家庭中演奏。
②教堂奏鸣曲:结构为:慢快慢快,以对位织体为主,风格庄重。
③三重奏鸣曲:两把小提琴+大提琴/羽管键钢琴。
3、科雷利4、托雷利5、大协奏曲:由一个演奏组和合奏乐队构成。
维瓦尔第《四季》6、古钢琴艺术——D·斯卡拉蒂 晚期巴洛克三杰:D·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
(都出生于1685年)巴洛克时期:法国1、法国歌剧(芭蕾舞)① 首部法国歌剧《波蒙娜》;② 1660年,卡瓦利的歌剧《塞尔西斯》增加了芭蕾舞场面;③ 1671年,第一座歌剧院——皇家歌剧院开幕。
2、吕利:《阿尔赛斯特》、《阿尔米德》3、“抒情悲剧”① 取材:古希腊神话或中世纪骑士故事。
② 特点:音乐写成的悲剧;大型芭蕾舞场景;序幕和五幕戏组成;序曲结构 慢-快-慢;咏叹调宣叙性,宣叙调旋律性;音调为歌词谱曲。
③ 悲剧的序曲:本打算为后面的芭蕾或歌剧创造气氛,功能在于欢迎国王出席舞会或演出。
(答简答题加上,名词解释只需答上面两点)。
4、坎普雷——“歌剧—芭蕾”芭蕾舞成为各幕中的表现核心。
5、拉莫:1722年的《和声学》归纳了大小调体系,从理论上确立了大小调和声体系。
古钢琴艺术:1) 法国组曲: 德国——阿拉曼德舞曲 法国——库兰特舞曲 西班牙——萨拉班德舞曲 英国——吉格舞曲2) 库普兰 古二部曲式—古奏鸣曲式—奏鸣曲式巴洛克时期:英国1、普塞尔——歌剧《迪多与伊尼》 歌剧特点:受法国大格局影响;音乐以英国民谣为基础。
2、亨德尔(1685-1759) 英国的德国作曲家一、时期划分:①汉堡时期②意大利时期③汉诺威—伦敦时期二、歌剧:四十多部歌剧,⑴主要作品:《朱丽雅斯·凯撒》、《里纳尔多》、《阿尔米拉》《阿利安德》⑵歌剧失败原因:①意大利本身的弊病:阉人歌手、化妆歌剧。
②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亨德尔创作的意大利歌剧不符合其需求,所以遭到排斥。
③导火索:1728年在伦敦上演的由诗人约翰·盖伊和作曲家佩普什写的讽刺歌剧《乞丐歌剧》包括亨德尔在内都成为讽刺和挖苦的对象。
三、清唱剧:三十二部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等。
⑴特点:借古喻今,迎合新兴资产阶级;加入宏伟的合唱;管弦乐队不可或缺;音乐充满阳光和崇高。
⑵清唱剧成功的原因:正好适应了当时应该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心理需要。
亨德尔用这种借古喻今的方式反映了当时英国人民的良好愿望以及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所需要的勇士和斗争精神。
⑶《弥赛亚》:一词源于希伯莱语,意为受膏者,后被基督教用于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
全剧分三部分。
亨德尔的管弦乐作品:《水上音乐》:1717年,传说是在英国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
《皇家焰火音乐》:首演于1749年4月21日,受命为英国庆祝“爱克斯—拉夏贝尔合约”的签订而作,这个合约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庆祝活动有焰火表演与之配合的音乐。
亨德尔总的音乐特点:①以大量的自然音和声为基础;②使用的音乐语言朴实;③音乐充满了阳光似得明朗和欢乐 ;④音乐风格具有欧洲音乐的综合特性。
巴洛克时期:德国1、巴赫之前的音乐家许茨:德国第一部清唱剧、第一部歌剧《达芙妮》G·加布里埃里的学生。
2、巴赫: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
1685年出生在爱森那赫的世代音乐家庭。
一、时期划分;①魏玛、阿恩斯塔特 ②米尔豪森、魏玛③克腾时期 ④莱比锡时期二、“高产”的音乐家,因为他的许多儿子在后来都成长为著名的作曲家。
①W.F.巴赫 ②C.P.E.巴赫—柏林巴赫 ③J.C.克里斯多夫巴赫④J.C.克里斯蒂安巴赫—伦敦巴赫三、声乐作品1、康塔塔: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构成。
分宗教性的和世俗性的,在表现规模上比清唱剧短小、通俗。
①宗教康塔塔:《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②世俗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巴赫康塔塔特点:①吸收德国民间曲调;②众赞歌完美呈现和发展;③世俗康塔塔体现更多的戏剧因素。
2、受难乐:表现《圣经》福音书关于耶稣受难的故事。
产生于5世纪罗马天主教仪式中。
《马可受难乐》、《约翰受难乐》《马太受难乐》:取材于《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中队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结构宏大,第一部分描述耶稣被门徒出卖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描述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等场景 特点:①具有深刻情感的史诗般戏剧 ②多声,适用众赞歌音调 ③庞大管风琴和乐队 ④内容形式完美结合,体现路德派宗教音乐完美典范。
3、其他声乐作品:《b小调弥撒》1、管风琴源自中国的笙和欧洲的排箫,管风琴是巴赫创作的基础和核心。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巴赫青年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曾有人怀疑非巴赫作品。
2、古钢琴⑴巴赫之前由库普兰、D·斯卡拉蒂 贡献卓著。
⑵巴赫古钢琴分三类:①舞曲:6首《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德国组曲》 ②前奏曲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③其他:《哥德堡变奏曲》:为其学生哥德堡而作,伯爵患失眠症需要哥德堡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帮助谱曲。
以1725巴赫为其妻子所作的一首小调集中的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发展了30段变奏,加上原型和尾奏共32首。
3、管弦乐作品:《布兰登堡协奏曲》 特点:管弦乐以主调为主;结构“快慢快”的三乐章意大利协奏曲形式;对不同乐器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