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战略方针。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GDP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业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产业。
主题公园是旅游度假产品中的重要业态,依托独特的主题和参与性强的游乐活动, 形成了有别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的核心吸引力。
从国际范儿迪士尼乐园和Hello Kitty乐园到本土派中华恐龙园,从影视城到欢乐谷,从海昌海洋公园到方特东方神画,一起来看看上海大都市圈的主题公园发展。
1 主题公园发展趋势01发展历程我国的主题公园建设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深圳锦绣中华为代表的实景微缩景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海大都市圈开发较早的主题公园是建于1987年的无锡影视基地,包括唐城、三国城和水浒城三大景区,兼顾影视摄制和旅游体验功能。
大都市圈首家以游乐项目为主的大型主题公园是1997年开业的苏州乐园,后于2020年转型改造为森林主题休闲娱乐度假区。
进入新世纪,本土主题公园连锁品牌在全国掀起开发热潮,例如华侨城集团建设的欢乐谷、华强方特建设的方特欢乐世界等。
这一时期,上海大都市圈具有代表性的本土主题公园包括上海欢乐谷、宁波方特东方神画和常州中华恐龙园等。
自2016年起,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业为标志,国际一流主题公园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与本土主题公园展开正面竞争。
位于湖州安吉的Hello Kitty乐园也是日本乐园品牌引进的范例。
同时,主题公园的建设日趋规范化,2018年,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主题公园的科学论证、规划布局、用地规范、设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进一步强调其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
// 图1 改造前的苏州乐园;图2 中华恐龙园;图3 上海迪士尼乐园(图片均来自网络)02榜单排名根据美国主题娱乐协会和AECOM共同发布的2018年全球主题公园报告(Theme Index 2018),从游客量来看,在全球排名前25位的主题公园里,中国大陆占据三席,分别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第8名、1180万人次)、长隆海洋王国(第10名、1083万人次)、长隆欢乐世界(第25名、468万人次);美国佛罗里达的迪士尼魔法王国以2086万人次位居第一。
聚焦亚太地区,东京迪士尼乐园以1791万人次位居第一;排名前20位的主题公园里,除上述3家外,中国大陆还有常州中华恐龙园、深圳世界之窗、北京欢乐谷、深圳欢乐谷、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宁波方特东方神画、深圳东部华侨城和成都欢乐谷依次上榜。
由此可见,迪士尼乐园仍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主题公园。
在上海大都市圈,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常州中华恐龙园和宁波方特东方神画。
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主题公园的高质量设计、内容创造、科学运营、合理投资和智慧管理等多个方面树立了榜样;中华恐龙园依靠兴建酒店、商业和温泉设施,在2018年取得了游客量攀升28%的成绩;宁波方特东方神画结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粹与现代游乐项目,吸引了374万名游客。
// 图4 全球排名前25位的主题公园分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