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关外房价对比:深圳和上海」星球提问:2023年4月提问:为什么上海能产生唐镇莘庄这种外环10万+的片区,而深圳却很难?深圳的10万+总是集中在关内那一片,片区之间等级森严;而上海却可以捅破天花板,在外环点状分布?深圳的产业相比上海是聚集程度更高吗?回复: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要对上海的核心的高新产业要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1. 唐镇和莘庄都是目前上海最核心科技产业高地的购买力外延,唐镇这边是张江高科,是目前全国第一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汤臣高尔夫的顶豪产品基本上可以直逼深圳湾。
再加上近些年迪尼斯的效应带动(目前国内第一家迪士尼),川沙,周浦、唐镇房价都因此受益。
唐镇其实像类似于后海板块,很多也是承接科技园的产业消费力,也能够与浦东顶级的片区搭边。
2. 莘庄这边是漕河泾开发区的产业带动,漕河泾作为上海第二大本地高新技术企业集中营,主要在系统集成上,IC芯片设计上都有规模效应,漕河泾开发区本身是没有住宅产品的,房价最大的产业利好其实就是莘庄和闵行,而莘庄又有很多低密度的别墅产品,综合宜居性是非常不错。
3. 深圳之所以你看不到没有捅破天花板,核心的原因还是产业的天花板没有捅破,深圳的南山科技园是有产业天花板的,在商业价值上可以排名全国前列,因为刚上了人口红利期的互联网时代,但是从产业升级上,路是越走越窄,缺乏顶尖技术及人才,包括能够造血的顶级学府(而上海的张江高科和漕河泾却有着像复旦大学,华东理工等优质学府,而深圳大学也只能靠马化腾充金币维持脸面),上海的产业分布相对比较健康,尤其是高新科技这块,不会像深圳这样集中,你想拿收入过2万以上的技术岗位,除了坂田的华为,也只有的科技园了。
而上海在很多科技板块块都可以实现。
4. 深圳这样的高聚集产业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
高爆发力高增长,但是导致产业升级投鼠忌器,未来的产业升级,需要大量新的产业集群,土地供应,企业运营成本上了,除了华为这样真正的科技企业外,其它企业家也不会把心思花在砸科研上了,只能像我们柳大师一样去做一些投机取巧的倒把买卖,化腾哥一样搞花架子拉动内需搞奶头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所以在核心产业上,科技园已经不具备优势了。
5. 这个例子,同样值得深圳布局者深思。
虽然上一个10年,深圳的高增长是跑赢上海的,但是在产业厚实程度,再下一个十年的依然要下很大的功夫。
深圳多中心的顶级产业,尤其的科技性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而不能吊死在南山一颗树上,目前在集成电路半导体这块已经是彻底输给上海至少10年,未来所有的高端创造的底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