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有一个孝子名叫董永,他家境贫穷,母亲早早地就过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由于当时的朝廷腐败没落,致使地方诸侯割据,盗贼蜂起。
董永看当地不太平,就带着年迈的父亲一起逃难,四处流亡。
由于父亲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在逃亡的时候患上了重病,请医吃药也不见好,最终离开了人世。
董永悲伤不已,痛哭了半天,可是擦干眼泪以后,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摆在了他的面前,就是安葬父亲的遗体。
董永本来就很贫穷,在逃亡这么长时间后,身上已经没有一文钱,根本无力去置办棺木。
想到父亲生前一直在受苦,没有享过一天福,而死后又不能入土为安,自己作为儿子实在是大不孝。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董永想到了将自己卖掉,用卖来的钱安葬父亲。
打定主意以后,当天晚上,董永就守在父亲的身旁睡了一觉。
到了第二天,董永找来几根茅草,把茅草扎在一起,插在了后衣领里,然后跪在了人来人往的集市上。
等了半天,也没有人来买,都只是看两眼就走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一个穿着华丽的人站在了董永面前,阴阳怪气地说:“你这个人跪在集市上,是在干什么?”董永看来人像是有钱人,以为来了买主,就客客气气地说:“请问客官,不知道你买人吗?”那个人回答说:“人,是买的,就是不知道你卖老婆还是卖孩子?”董永说:“我没有老婆孩子,今天因走投无路,在这里卖自己,卖来的钱好安葬父亲的遗体。
”那个人听后,哈哈大笑说:“卖身葬父,也算你有孝心。
可是我们家老爷从来不买男人,只愿意花钱买漂亮的女人。
”说完以后就扬长而去。
过了不久,又来了一位身材很胖的人,他因为没有儿子,想把董永买回去当儿子,并让董永当着集市上众人的面叫他三声爹。
董永听后,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可是又无可奈何,只得回去照料父亲的遗体。
又过了几天,董永还是没能把自己卖出去。
可是眼看着父亲的遗体再不安葬,就要腐烂变坏了,这让董永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就在董永为筹钱犯难的时候,当地的一个姓裴的富商,听说了董永的事情,于是借钱给他,让董永安葬了父亲。
可是从此以后,董永为了还钱,只得去裴家为奴。
一天,董永被主人派去办事。
办完事回来的时候,在一棵大槐树下面,董永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这位女子对董永说:“我是一位四处漂流的女子,愿意做你的妻子,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董永作为一个家奴,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至于说娶妻就更不能做主,于是董永就说:“这件事,我虽然愿意,可是做不了主,须禀告我家主人才行。
”女子听后笑着说:“你既然这样怕你的主人,那我就和你一起见你的主人,让他来做主。
”于是,董永带着女子,一起回到了裴家,裴翁见两人相配,就给他们做主,让他们结成夫妻。
裴翁还提出,只要他们夫妻在三个月内能够织出三百匹绢布,偿还债务,就能赎身成为自由人。
从那以后,女子就日夜织布,忙碌不停,而且织布的速度非常快,一般的女子根本无法相比,就连董永看到后也深为惊奇,暗自赞叹自己娶到了一位好妻子。
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女子就织出了三百匹漂亮的绢布,抵偿了董永欠下的债务。
当然,自此夫妻二人都成了自由人。
就在两人高高兴兴离开裴家,路过那棵大槐树下时,女子突然拦住董永,对他说:“你已经成为自由人,我的使命也完成了。
如今缘分已尽,我马上就要走了。
”董永听后伤心地说:“你织布为我赎身,我还没有好好报答,怎么就抛下我呢?”女子说:“你我是夫妻,我也舍不得离开你。
可我本是天上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天帝因感念你的孝心,特命我下凡来帮你,今日时限已到,我要回去缴旨。
”女子刚说完,就凌空而飞,渐去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