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它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珍惜和爱护父母给我们的生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都不无法获悉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到。
当发生意外灾难或者是车祸的时候,为了保住性命,医生往往会建议截肢。
那么,在医院做了截肢手术后,对于这些废肢医生到底是怎么处理呢?是归还给患者还是留在医院呢?取下的废肢都去了何处?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全国人口总数比例中,我国残疾人口数量占到了6.34%,其中截肢人数达到了170多万。
在这170多万截肢患者中,由糖尿病所致的截肢达到了全部截肢的27.3%,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6.5%。
那么,不管是疾病造成的截肢,还是天灾人祸造成的截肢,做完截肢手术后,这些废肢都去了哪里呢?不管什么样的手术,都需要患者家属在手术前签署一个协议,尤其是对于需要截肢的患者来说,更需要家属来签订《医院离体残肢处置协议书》,在这个协议书里面会清楚记录如何处理手术截下来的废肢。
按照传统思维,在很多人眼中患者截下的肢体交给医院,医院最直接的处理方式就是用特殊的方式进行集中销毁这些废肢,毕竟手术截下的废肢都是没有任何功能作用的,如果随意丢弃会引起病菌传染,危害他人,集中销毁是最好的方式。
就像医疗废物垃圾一样,都会有专人处理。
的确没错,不过这种交给医院处理会收取另外的处置费用,毕竟处置废肢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不过,还有个别人会认为,截下来的废肢也许会给其他患者按上。
对于这样的想法可谓是特错大错,废肢就是废肢没有任何的活动功能,就算给其他患者按上,也同样是一个废肢,并无任何卵用。
因为废肢就是不正常的肢体,它存在着各种异常,甚至还会有严重的感染和腐烂,这样的肢体对于其他患者来说也同样都是废肢。
废肢的真正处理方式是什么?其实,不同的国家对于废肢处理的方式标准也是不同的。
比如有些国家,对于没有污染性甚至不需要再做任何活检的废肢,如果患者需要的话,在做好相关登记信息,走完相关流程后,允许患者将这样的废肢带回家中,留作纪念。
对于这种处理方式,我们视为个人保存。
在英国就有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她因为车祸截掉了左肢,在截肢手术之前,她的家属签署了相关协议书。
手术结束后,医生把她的这种没有感染的废肢交给了她的家属,随后她的家人找到了一家专业公司,把废肢做成了标本来保存,时刻警醒此前血淋漓的教训。
那么,除了个人保存方式外,在医院方面到底如何处理废肢的呢?1、火化处理一直以来我国各个医疗机构对废肢处理的方式都是非常小心的。
在通常情况下,医院会集中把一段时期的废肢都收集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严密的打包,由专业人员将这种废肢送到火葬场进行严格规范化处置,这种处置的方式就是火化,也是无害处理。
不过在送火葬场之前,废肢都需要先放置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一旦处置不当,就容易让它进入腐烂阶段,尤其是在温度比较高的室内环境中,它的腐烂程度会很快,容易滋生很多细菌,这样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只有经过安全规范的处理,才能送到火葬场,火化是直接最简单的办法。
由于火化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处置方式,所以它的处置流程也都是极其严格的,在送入火葬场处置的时候,医院必须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安全火化。
2、冰冻保存为了更好的医学研究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废肢都是被送到火葬场进行火化处置的,有一部分废肢是比较特殊的,比如某些患者因为患有特殊疾病不得不截肢,但是为了进行研究发病原因,寻求治疗办法,医生会把他们的废肢通过冰库保存的方式保留下来,只有不断进行病理分析,医学研究才能找到治疗的最佳办法。
这种冰冻保存废肢的方式,也是容易被患者和他的家人所接受。
3、被制作医学标本进行处置还有的废肢会泡入到百分之二十的福尔马林中,然后制作成医学标本。
这种医学标本是干燥、无味的,甚至可以用手直接触摸的。
这种废肢医学标本对医学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值得医学生观摩学习和研究。
有一位截肢的王先生表示:“我是因为车祸截肢的,签署手术协议中,明确标注了我的废肢被用作医学标本,我觉得这样的处置方式很不错,能够为医学研究做出贡献,我是很容易接受的。
同时,我也希望医生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办法,避免再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截肢。
”除了医院处置外,如果得到允许被个人带回家后,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废肢应该埋葬起来,等到若干年自己去世后,好和废肢一起同葬,毕竟生前自己的身体是残缺的,死后一定要让自己完整。
不过这种被个人带回处置方式并不多见,因为大部分截肢患者都希望自己的废肢能够对医学有帮助。
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意外能够少一些。
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
如果一旦遇到了不可发生的天灾,对于截肢手术后,废肢的处置方式,想必我们也都有所了解了,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废肢会一无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