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京房回忆049,国美第一城,曾经的北京销冠,像卖电器一样卖房子(北京国美第一城是哪个区)

发布:2024-09-02 浏览:31

核心提示: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本系列只是回忆,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随笔而已,既不映射现实,也不预测未来。楼市的历史有点儿特殊,总能让人感觉庆幸或后悔。但这就对了,所谓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次次的侥幸和错失机会嘛。后悔也好,庆幸也罢,往事就在这里。一、晚上打车回家,随手拦了个正规出租,不是网约车。司机是个老北京,东直门外的拆迁户,从拆迁就开始开出租,快20年了。聊了两句就说到房子,老哥哥坦言,这辈子没干过啥露脸的事儿,最成功的的就是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本系列只是回忆,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
随笔而已,既不映射现实,也不预测未来。
楼市的历史有点儿特殊,总能让人感觉庆幸或后悔。
但这就对了,所谓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次次的侥幸和错失机会嘛。
后悔也好,庆幸也罢,往事就在这里。
一、晚上打车回家,随手拦了个正规出租,不是网约车。
司机是个老北京,东直门外的拆迁户,从拆迁就开始开出租,快20年了。
聊了两句就说到房子,老哥哥坦言,这辈子没干过啥露脸的事儿,最成功的的就是在国美第一城买了两套房。
竟然买了两套,我也觉得挺多的,一般家庭能买一套就不错了,除非人口多,否则那个年代是没什么投资意识的。
这老哥也说实话,当时之所以买两套就是因为便宜,那既然见到了便宜就得玩儿命的占。
所以本来是就想买套两居的,一看便宜,索性咬咬牙再买了套一居。
本来就是想占便宜,给儿子预备着,结果没想到房价能涨到今天这地步。
买了也就买了,为当年的咬牙而自豪。
二、国美是2005年初开盘的,确实便宜。
当时周边的房价基本都在5500到6000多,典型的如华纺易城5600,炫特5400,珠江罗马嘉园7000多点儿,二手房基本都是4000多不到5000。
而还没入市的星河湾、天鹅湾等等,本来预测的是高了8/9000,低了7/8000。
结果星河湾下半年开盘就是15000,弄得天鹅湾也有胆量喊价1万了。
在这种周边形势之下,国美的4600起价,均价5100就真的显得很另类了。
开盘仪式我没去,据说是黄光裕在仪式上说了一段话,其中一句:“我要像卖电器一样卖房子!”引得全场掌声喝彩声雷动。
但实际上业内人都撇着嘴冷笑,那电器也不是你生产的啊,当然能没完没了的卖。
而且电器都是成产完了扎堆儿卖,房子可是自己卖自己的。
就算可以卖的快,但你盖的出来吗?其实黄光裕说这种话是因为没辙了,要不卖这么便宜说什么啊,总不能说自己傻,不懂行吧。
其实他并不是新手了,当年的鹏润家园就是国美的项目,那会儿的项目总经理是税务局出身,后来已经是鹏润地产的董事长了。
但是,国美第一城不算是鹏润集团的直属项目,是她妹夫张志铭操刀。
而鹏润地产是属于黄光裕的,两个公司可以说是有交叉之处,但基本是独立运作的。
第一城在开发的时候应该是没有动用鹏润的资金,是张志铭自己拉来的贷款,相当于是和黄光裕私人间的合伙。
那这就好解释了吧,为什么开盘价这么低啊,没钱了呗,着急回款付账啊。
如果按照黄光裕的安排,那提价300块钱也照样好卖,最多晚清盘几个月而已。
但张志铭当时已经等不了了,资金链太紧张,又不愿意动用鹏润的钱,所以才弄了个低价倾销。
黄光裕是名义上的老板,实际相当于合伙人,没有主导权,只能是找个借口做宣传呗。
商人玩儿的都是人设,别以为谁是慈善家。
对了,多说一句,甭迷信大佬们的能力,其实都经常犯错。
鹏润地产之所以没发展起来,就和黄光裕用人的眼光有直接关系。
现在西南四环还有个国美商都(鹏润时尚)的烂尾楼呢,那就是黄光裕让人给忽悠了,找来个禹晋永当总经理,私自做主拿下了这块地。
然后黄光裕翻脸无情,开除了禹晋永。
但之后还是被不少人忽悠,一轮轮的忽悠,导致现在还烂尾呢。
禹晋永后来忽悠大发了,东窗事发,判了个10年,估计该出狱了。
三、国美第一城卖的确实好,据说开盘前的排卡都4000多组了,那几乎就是清盘的架势。
全年销售额好像是39亿吧,应该是那年的北京市销冠。
但这种头衔按潜规则也得是花钱买的,国美觉得自己实至名归,于是就根本没搭理,一分钱没出。
那就暗箱操作了呗,榜单公布,国美排第二。
第一的公司甭说了,留点儿面子。
既然说是“公司”,就说明人家不是单体项目,而是用两个项目的合计销售额抢走了第一。
实在没意思,自己骗自己,其实都是为了忽悠买房人。
但国美第二年就又出了个彩,朝阳区涨幅第一。
这就让人大跌眼镜了,连我都屁颠屁颠的去看了看,看是否走眼了,低估了这个高品质项目。
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就是普通小区而已。
这就只能说明是刚需们不理性了,草率决定,跟风抢房,到最后自己站在了山岗上。
2008年楼市崩盘,直接就给砸了回来,价格虽然是由供需关系决定,但背后必须有价值的支撑。
其实这品质从小区规模和户数就能看出来。
铁道东边八块地四个小区,都差不多大。
罗马嘉园3000多户60万平,润枫水尚2000多户40万平,华纺易城3000多户50万平,国美第一城的地块稍大,但却是7000多户100万平啊。
这密度虽然不能说明全部,但舒适性却是不好相比的,人多了热闹,可维护难度也大。
所以国美第一城到现在的升值略弱于华纺什么的是应该的,确实就值这个价钱。
这也是朝青的板块算发展的不错,支撑住了价格。
要是在南部的话,没准价格还掉下去了呢。
四、忽然觉得国美第一城似乎没什么可多说的,很普通的一个大盘小区而已。
普通到就像普通人,出身普通没有名校光环,只能低工资踏入社会来打拼,曾经因为某项才艺被追捧,一度被认为被埋没了价值。
但社会又是无情的,能捧上去也能不接着,任由跌落。
再到后来就有些自暴自弃了,任由发展,这所谓的才艺指的是国美商街,当年那是被寄予了厚望,连黄光裕都觉得这是楼盘真正的亮点。
当然这也是张志铭等人利益的真正所在,1.2万的开盘价,最高炒到3万一平,10万平米那就是十多亿甚至20多亿啊。
印象中我还看到过商街的策划案,好像是旭辉做的,内容已经忘了,就记得要召开几次论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那种。
在此之前都无法想象,一个社区商业还要开什么论坛,有点儿装的嫌疑。
其实开论坛也是那会儿的时尚,就是变相的发布会而已。
目的都是创造话题聚集媒体,每个人给点儿红包来共同炒作,这就能省去大笔的营销费用,效果还比硬广好。
后来见过不少业主吐槽,成也商街败也商街。
确实是很方便,也使得国美第一城在朝青板块成为商业地标。
但等商户开始经营之后,混乱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
有人回忆商街开业之前,万盛源物业还算是比较尽职尽责的。
但随着商街的红火,满大街白花花的光膀子撸串大哥。
小区保安越来越少,小门却越来越多,管理也就越来越松懈。
后来我还见过万盛源的人,大概是2012年前后吧,问这物业怎么管成了这样。
回答不出意料,收不上钱来,没利润谁好好干啊。
据说有30%以上拖欠物业费的,已经突破任何一家公司的生死线了。
但这就是相辅相成的事儿吧,哪个小区都一样。
管得好的收的钱就越多,收的越多管的越好,相反也一样,恶性循环。
五、总有人来问国美第一城,还都有着同样希望,那就是升值要跑赢大盘。
我觉得没必要,现在这样已经挺好了,就跟普通人的普通日子似的,不被这个时代甩下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
还非得要往上挣扎没必要,自身条件也不具备。
某套房子其实就是个点,小区成了汇聚这些点的一条线,各种线交叉纵横,结成了板块的一个面。
而城市,就是汇集各个板块的多面体。
很多时候跟这个点较劲没意义,选择“体”和“面”才更重要,借到了势必自己瞎折腾管用。
你的房子装修的再豪华,也赶不上学区的一个小变动,更无法与城市经济体的兴衰来对抗。
对了,忽然想起国美的学区,也挺有意思的。
那会儿刚刚有学区的概念,学区房这个词也被人翻了出来,于是国美第一城就借了势,非说自己也是学区房。
那会儿的人们都是迷糊的,连什么叫学区都分不清,大多数人还处在有学上就行的阶段。
那会儿我倒是较真的,年轻气盛,非跟卖房的搬杠,让他说说怎么就算学区房了。
后来还是领导来解释的:国美小学的硬件好,那就能请来好老师,肯定是好学校。
关键是我们敢收钱啊,有房有户有指标的可以直接入学,有房无户的交1万,无房无户的交3万。
这能说明我们是好小学了吧?我说这只能说明你们敢收钱,更是只能说明周边教育资源匮乏,所以你们才敢收钱。
最后可能是把领导给挤兑烦了,说出一套理论。
我们国美家园的位置好,离80中和陈经纶都不远,只要买了房就可以考嘛,考上了不就是学区房了吗?国美的陈总后来开始写博客了,地产神仙派在圈子里很是知名,后来也就顺理成章的形成了组织,中经联盟。
老有人问我是否加入了,我还真没有,懒得参与任何活动,当个外围男也挺好的。
再说人家圈子里有两位大哥也瞅我别扭,那就别给人添堵了。
罗振宇提出过“U盘化”生存,也就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名校招生断档,土木专业遇冷?专家分析背后的多重原因(土木工程报考人数下降)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