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其实做的就是一件事情,让大家找到彼此,然后抵御时代的无力感。
”采写 | 南都周刊特约撰稿 叶知春 周子豪编辑 王卓娇“节目点赞数最多NO.2 ”。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po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年会上,创立还不到一周年的「不合时宜」收获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小勋章。
第二届po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年会,中间为主播若含。
虽然作为一档播客节目,「不合时宜」还没有实现大范围的破圈,但是在播客爱好者的小圈子里,它已经是很多人心头好。
打开播客平台小宇宙,可以看到「不合时宜」的多档节目选题多元且有趣:它关注国际时事,也聊时下最热的浪姐、乐夏,还有钟美美,甚至还会讨论现代男女的婚恋焦虑。
在短视频和快资讯占满空闲时间的当代,人们为什么愿意花100分钟听完一期播客?适逢「不合时宜」成立一周年,南都周刊和「不合时宜」的三位主播们聊了聊,试图探究「不合时宜」的底色。
大时代里的惺惺相惜七月的一场线下沙龙,主播若含意外地收到了一份陌生女孩的来信:「 我是在一个随机的早晨打开了“ 不合时宜 ”,此后它便胜任一天中开启我的角色。
我习惯在早上听节目,有时间会拿着笔,一厢情愿地“介入”大家的对谈,然后充满想象力地去体会…..生活时时陷入不可避免地庸常,好在我们都不愿停止跳进更大的世界。
」“ 真是一种奇妙的际遇。
” 回忆起这件事情,若含的内心仍能感到某种无形的力量:“ 原来互联网连接的情感,有一部分仍然是真挚且温暖的。
它给了我一种动力,想将播客一直做下去。
”在这身不由己的2020年,每个人似乎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大时代的漩涡里。
播客这一相对较新的媒介形态意外地成为许多人“在安全防疫距离下”的安慰与陪伴,有些人也在这前后做起了自己的播客,他们像是某种无线联动,在私人对谈中发现自我,互相寻求着可以抱团取暖的相惜星球。
「不合时宜」在微博分享的听众来信而播客「不合时宜」,这档由孟常、王磬、若含三位(前)媒体人共同主持的节目,也在这广阔多元,相对自由的声音世界,正成为许多人的慰藉天空:他们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装配厂工作的工人,也有被女儿安利而每周坚持收听的六十岁的妈妈桑….他们各自背景相异,却大多因为同一原因与这一思想的同温层相遇:在这无数值得深思的议题都心甘情愿沦为平庸的舆论场里,好好对话,好好思考,找到与这主流世界格格不入,略显不合时宜的彼此,一起抵御这一时代的无力。
走进不合时宜的播客,首页写着这样一段介绍语:“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不合时宜」的。
一个「不合时宜」的人,跟ta所处的现实之间保持着一种持永恒的张力,这种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