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组过程中照明巨头欧司朗遭遇“罢工”,这将对其传统业务拆分计划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动摇向其伸出橄榄枝的“接盘侠”。
中房报记者 李燕星 北京报道11月6日,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司朗”)发出声明:欧司朗公司监事会于2015年6月12日批准在全球拆分其通用照明光源业务的计划在2016年7月前不会完成。
这项早已拉开帷幕的长达一年的传统业务分拆计划在此节点被告知进度,与11月5日欧司朗内部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罢工有关。
截至11月11日,佛山欧司朗停工已经持续一周,员工正常上下班打卡,工作时间则聚集起来向公司“讨说法”。
据了解,员工们普遍担心的问题是公司资产转让,会致使大家工龄清零,从而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业内专家表示,在改组过程中照明巨头欧司朗遭遇“停工”,这将对其传统业务拆分计划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动摇向其伸出橄榄枝的“接盘侠”的决定。
停工背后的沟通障碍据了解,此次罢工的导火索是欧司朗佛山工厂总经理邱瑞理的一段话。
“是的,我们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公司改组后,欧司朗会变为小股东,新的合作伙伴会成为大股东”。
10月29日,在公司惯常举行的员工生日会上,当被提问“公司是不是被卖了”时,邱瑞理如是说(知情人向中国房地产报提供了录音)。
之后,管理层在平复员工情绪的大会上指出,此次业务拆分行为是“重组”,并非“卖公司”。
资料显示,欧司朗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在中国共设有三个生产基地,并拥有研发中心,在华员工总数接近8000人。
其中欧司朗中国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欧司朗在内地最大的制造和推广基地,占地为78000平方米,拥有员工约3500人。
欧司朗改组与资产转让的消息不胫而走,佛山欧司朗近2000名员工罢工表示抗议。
中国房地产报了解到,公司组织员工分别于11月7日和8日停产休息,于11月9日正常开工,但是员工并未按照通知执行,罢工继续上演。
“其实,我们早就知道公司被卖了,但是令人气愤的是管理层一直欺瞒,不告诉底层真相。
如果佛山欧司朗连同人力一起外卖给新公司,那新公司会赔偿我们吗?这是大家担心的问题。
”佛山欧司朗职工杨先生告诉中国房地产报,尽管他不能说出确切的“买主”。
目前,佛山市社保局、工会等政府职能单位已经介入此次罢工事件,意图与工人们进一步沟通,了解其诉求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
与此同时,前几日忙着安抚员工情绪的欧司朗方面,也对一线发出了如下通知:因近期公司出现罢工情况,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现公司决定如果还愿意上班的员工,请回家等候通知。
此外,公司承诺会在2016年1月31日给出合理的安置方案,近日,生产线的线长和主管人员亦被召集起来做沟通工作。
“在我看来,欧司朗此次停工事件应该是企业内部沟通问题。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郑先生分析道。
花落谁家尚无定论停工给企业造成的损伤不可估量,但却也只是欧司朗重组的冰山一角,大换血背后实为欧司朗经营思路的蜕变。
一如邱瑞理所言:“大卡车掉头难,小轿车掉头轻而易举。
”对于企业,甩掉传统业务的包袱,才能轻装上阵,专注于新型领域。
对欧司朗来说,尽快拆分掉传统照明业务,将精力聚焦在“赚钱的业务”上才是正事。
根据欧司朗6月12日的计划,通用照明光源业务将被拆分出来作为一家独立的企业进行运营,而光电半导体、汽车照明和特种照明,以及灯具、照明系统和解决方案将组成欧司朗的未来核心业务。
而欧司朗近期披露的财务信息证明此次“转身”的必要性。
欧司朗2015年第三季财报显示,实现营收14.2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97.79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特殊照明部门实现营收4.74亿欧元,同比增17.5%;照明解决方案&系统部门实现营收2.63亿欧元,同比增8.5%。
这些业务都是欧司朗所谓的“赚钱的业务”。
不难看出,鉴于欧司朗在照明领域的实力,即将被拆分的传统业务也受到了其他企业的青睐。
早在今年7月21日,飞乐音响就发布公告称,期望收购德国欧司朗计划分拆的渠道业务。
11月6日,木林森晚间公告同样表示,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化整合行业资源,董事会同意公司参与竞购欧司朗部分照明业务资产。
欧司朗此次改组的脚步在2016年7月份之前不会停下,而对于目前的竞购欧司朗资产的进程,木林森方面回复中国房地产报: 目前公司只是有意向参与竞购,相关资讯以公司公告为准。
“目前,照明行业中大大小小的企业加起来有2万家左右,竞争激烈,真正意义上很强的企业为数不多,兼并重组是企业变强的必经之路”,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郑先生说,“欧司朗的重组证明其发展方向和经营思路开始转变,是很正常的一种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