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已过去快5个月了,同期的学生有的考入了理想的高中,有的考入了稍次点的普高,还有部分读了职高,少数没能考入高中的有钱人家的娃读了私立高中,部分家里差钱的娃闲置在家。
今天说的是另一少部分因为各种原因休学没正常中考的娃和他们的家庭。
是的,让我们今天把镜头就聚焦到A娃和他的家庭。
A娃他的爸爸妈妈是我非常熟悉的朋友,A也是我一路看着长大的。
记得5岁的时候吧,那年我跟先生到长沙一家亲戚玩,然后自己开的车正好还有三个空位,A爸妈准备带A正好又到长沙的海底世界玩,于是就坐了我们的顺风车。
到了长沙那时已经很晚了吧,记忆中亲戚家的房子很宽敞,当时邀请我这个朋友一家一起共进晚餐并给他们收拾了房间说是在长沙玩的时候吃住在这里。
可能真是盛情难却吧,A爸妈带着A在我亲戚家就住上了。
当晚A不知咋滴哭了一个晚上,可能是认生还是什么,嗯,这个就是对A最初的印象,爱哭。
因为跟A爸妈是朋友,我家的孩子稍微大几个月,因为当时都是独生子女,就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玩,从小学直到初中,初中还在一个学校不是一个班级罢了。
俩孩子性格一动一静,但是还是能玩到一块。
A娃在我看来算是外向吧。
我们家长在一起喜欢聊各种话题,其中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就是娃的学习。
A娃,在我当时看来就是别人家的那种孩子,小学六年,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书法一等奖、最有名的就是A娃组织我家还有几个娃一同演的《红楼梦》其中黛玉进大庄园的片段,A娃演的是王熙凤,哈哈哈,那笑声那角色拿捏得妥妥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场景历历在目呢。
这是我这个时期对A娃的印象,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咋怎么这么优秀呢?!现在说说A爸妈吧!A爸长得非常胖,人很憨厚,跟人合伙开过酒店,弄个房地产,是那种典型的斜杆青年吧!A妈个子瘦瘦小小也在单位上班,人性格文静,也有妥妥的铁饭碗。
我一直觉得他们一家经济上应该非常富裕。
所以,早些年看得出A爸有些飘,经常跟朋友们一起吃吃喝喝而且经常抢着买单呢!倒是A妈,很少出来参加这种饭局。
2019年12月底从湖北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开始,A爸像是变了一个人,几个月没见有了白发,A妈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初一那时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当时A娃学习成绩还是名列前茅,我一直羡慕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呢!不过听说A爸一个人住,没有跟过去陪读。
后面2022年也就是新冠疫情的第二年,整个经济不景气,后面就听说A爸欠了一屁股债,被法院追债。
A妈郁郁寡欢,A娃这个时候好像也没那么阳光外向了。
时间到了孩子们初二的下期,就是快要生地会考了,听A妈皱着眉头痛苦的说着A娃的情况,A娃的闹钟每天深更半夜响起来,开始的时候他会爬起来补作业,后面深更半夜闹钟吵醒的只是A妈,A娃会设置闹钟但不再爬起来补作业。
跟A妈聊得时候,看得出她既烦躁又痛苦还有深深的疲倦。
后面还知道A爸始终没过来陪读,是A妈负责A娃的一切生活及开销。
我也到出租房看望过他们,那个小区宽敞明亮,有球场和锻炼身体的硬件设施,里面花花草草很是赏心悦目。
走进他们的陪读房间,房间的衣柜和床是我奶奶那辈用的那种脱了漆的老式衣柜和床,看起来非常陈旧;厨房里面那个排风扇就是普通的而且还没盖子,感觉老鼠可以从风扇叶片间隙爬进来,看着很简陋;厕所非常小,窗子订死没装玻璃只用一面布当窗帘挡起来。
哎!再回头看看A妈忧郁的脸和A娃睡眠不足的模样,感觉气有点喘不过来,整个房间阳气不足一般,我说了一些宽慰的话就急匆匆地溜走了。
这时的A娃有点心不在焉,力不从心的感觉了。
各种原因吧,我后面跟A妈也见面少了,平时家里也有各种问题,如夫妻问题,经济问题,孩子学业问题,工作问题……我过得也很郁闷,但想改变环境跟别人太难了,就拿出比当时读书更大的劲,听樊登读书,买各种像《宋氏三姐妹》、《曾国藩家训》、《心理营养》、《林徽因传》书籍来读,听曾仕强讲《易经》释放着我的各种压力。
事实,直到现在我也是用这种方式疗愈着我自己,也许还有更好的方式吧?!比如喜欢运动的人可以运动产生多巴胺,心情也会好起来。
我也向A妈介绍过这些释放压力的方式,后面她怎么释放压力我也没再细细询问。
直到今年中考,才知道A娃说是病毒性心肌炎休学了,听说还有点情绪不稳,A爸还被追债中,A娃和A妈搬回了自己家。
家庭集会的时候发现A爸妈看起来感情似乎融洽一点了,A娃满脸痘痘,眼神里透着忧伤,身上缺了他们这个年龄该有的朝气与活力。
一场中考,每个孩子似乎都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走向,而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让人羡慕不已的娃和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A爸也许是因为投资正逢疫情期间整个行业经济的不景气,那导致一个原本拥有一张好牌的A娃,怎么变成如今这般模样?我期盼A娃的家庭早日走出困境,那个我一路看着长大的别人家的孩子—A娃朝气蓬勃。
多想早日高呼: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