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
作为惠城区重点提升镇街,水口街道围绕打造“产业新城 品质水口”目标,通过聚力抓管控强品质、聚力抓项目强基建、聚力抓典型促振兴等措施,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经济发展持续稳中向好。
聚力抓管控强品质水口街道扎实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农房屋顶“小披檐”改造工作。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农房美化改造农房308栋,总投资约978万元。
同时,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群团组织参与到绿美水口乡村行动中,累计投入资金86.39万元,组织开展植树活动63场,在“四旁”“五边”累计种植苗木15360余株、种植面积达153亩。
发动社会各方、回家党员、结对共建单位为绿美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持续擦亮绿美青山底色。
水口集中力量,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成区市容市貌整治。
通过每周开展“聚力百千万,环保‘益起跑’”捡跑活动,创新实施驻村工作团队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全面调动各方力量,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2.36万余人次,清理生产生活工具乱堆放993处、生活垃圾2000余吨;启动“市容市貌严管一条路”常态化管控,“疏堵结合”改善容屋一路、容屋三路、东昇路、东江工业区、龙腾市场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市容面貌。
辖区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执法车辆96余台次,规劝小商小贩2100余人次,跨门店经营检查600间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约130份,暂扣物品一批,清理障碍物300余处,移送公安机关3人。
聚力抓项目强基建水口街道以项目为牵引,助力“百千万工程”提速加力。
水口街道成立了“百千万工程”工作组,精心挑选高水平设计单位开展可行性研究,细化落实各项建设任务。
目前,美丽圩镇建设稳步推进,美丽乡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美丽圩镇客厅、农贸市场、美丽河道、绿美生态小公园等“七个一”项目已按时开工建设。
绿美生态小公园结合惠城区新时代廉洁文化公园进行升级打造,总投资300余万元,与水口景富飞人体育馆健身小广场、儿童休闲游乐场、休闲亭等交相辉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各级各部门廉政教育网红打卡点,累计接待打卡人数超5000余人。
近年来,水口街道狠抓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一大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宜居环境不断提升。
就在上个月,市民热切盼望的惠城区易涝点整治工程暨水口街道三环东片区排水提升工程顺利完工。
工程结束后,惠富路、惠富一、二路、三环东二路等道路路段雨季易积水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极大方便、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教育是民生之本。
近年来,水口街道累计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完成水口中心小学、水口小学厕所改造、水口中心幼儿园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惠州市新湖小学2013年创办至今,入学学生逐年增加,教学场所紧缺。
为解决学校因规模扩大而教室和教学用房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舒适、优美的育人环境,水口将启动新湖小学教学场所建设项目列入今年民生实事及“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目前,新湖小学教学场所建设项目紧锣密鼓施工中,今年秋季开学前将按时完工,为辖区提供约400个优质学位,为辖区企业吸引与留住人才解决工作、家庭等后顾之忧。
聚力抓典型促振兴水口街道下源村入选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以来,镇村两级党组织结合“党群连心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群联动作用,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绿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在主干道、村边角等路段完成绿化种植约2500株。
为加快典型村培育建设,水口派驻精干力量持续优化提升下源村村庄布局、村宅间道和巷道,科学规划村民建房空间;修缮主干道下新路段道路两旁围墙壁画,完善新屋小组、下田小组巷道硬底化拓宽,规整村内“三线”;投入50余万元建成下源长者饭堂,是全市首个乡村长者饭堂。
食堂正式运营以来,日均接待老人百余人,深受老人们的热爱。
探索的“四个一”公益运营模式,即“政府补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捐助一点、个人自费一点”的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报道。
还有近年来,下源村通过引进贝能油漆厂、下源村幼儿园、海纳农业、绿湖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瑞力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带动村民就业致富。
村民通过房屋出租、土地租金、劳动就业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8万元,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突破2.3万元。
接下来,水口街道将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以开展“五个年行动”为工作主抓手,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镇容镇貌大改善,推动水口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黎华容 温伟成【图片】水口街道提供【作者】 卢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