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环外大成路附近,“老年餐桌”的牌匾挂在了长安新城小区一处人防工程口部房门前,老年人在热气腾腾的菜品前挑选。
与长安新城类似,一些小区中的人防工程也体现着更多的公益性。
吉祥里西区人防工程变身综合性公益共享空间,设置老年人活动场所,乐器室、排练室、健身器材、布艺制作、绘画……免费向周围居民开放。
近日,市人防办会同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地下空间使用负面清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地下空间使用行为,防范再利用后出现反复治理问题,13类24项地下空间禁止项目。
如何用好人防设施,有些社区的经验可以参考。
教训人防工程开菜店半个月后便关门长安新城小区,高层住宅楼周围,分布着多个人防工程口部房,从此进入便是蜿蜒的地下空间。
在每间口部房门前,“防空地下室”的绿色牌子表明了其身份,同时写有单独的编号。
不久前,小区中的多个人防工程口部房挂上了“社区便民菜店”的牌子,蔬菜不仅摆在屋内,也沿着墙边摆放在门外。
一些居民对人防工程开菜店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人防工程到底归谁?能不能开菜店?菜店是不是小区很需要的服务?这些都有所疑问。
”一名居民表示,小区广场附近有露天菜摊,小区周围也有菜市场。
“总不能让小区里像个菜园子一样,哪儿哪儿都是卖菜的吧?”长安新城小区便民菜店变成老年餐桌同时,有居民表示,便民菜店可以方便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早出晚归的年轻人买菜。
“作用还是有的,这个得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关于如何用好小区人防工程口部房,居民们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在争论中,有小区居民开始举报开在人防工程中的菜店。
一名居民表示,对于人防工程的归属与用途,不同的建议一直存在。
“小区中的人防工程是否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其具体用途是否应该由小区居民自主决定。
”对于小区中人防工程口部房租赁给商家开菜店的问题,部分小区居民提出质疑,在一些居民的反对声中,开在小区中的多个菜店关门。
该小区中,被用于菜店的人防工程全部停用。
该小区14号楼旁的一处人防工程口部房,“社区便民菜店”的牌子被摘掉。
一名居民表示,菜店营业了半个月左右,现在已经关闭。
根据《北京市人民防空条例》规定,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在不影响防空效能的情况下,鼓励平时利用人防工程。
北京市人防办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人防工程的权属并不属于全体业主和物业公司,有许多人防工程的空间已经被利用,根据居民需求改造成了便民储物仓、活动室等场所。
改进老年餐得票最多居民体验效果好属地社区居委会在了解情况后,开始与居民进行沟通,并告知人防工程的权属及相关规定。
如何利用好人防工程?又成为小区居民的有一个关注点。
超市、车库、储物空间、快递收发站……居民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但由于人防工程地下空间结构无法改动,作为出入口的口部房无法满足车辆通行。
因此,用于停车的建议无法实现。
相比于地下复杂的结构、需要改造的时间较长,位于地面上的口部房则更易于较快被利用。
属地社区居委会组织部分居民,对小区人防工程尤其是口部房使用进行讨论投票。
多种用途被提及,但是都未能取得大家共识。
一名老年居民表示,小区中居住着许多老年人,解决吃饭问题则是他们面临的难题。
“我快70岁了,本身吃不了多少,又得买、又得做,还得收拾,年龄再大的老人,自己做饭就更难了。
如果用人防空间做老年餐桌,老年人吃饭的问题就有了一个解决途径。
”这个提议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讨论热情,该小区中60岁以上老人占常住居民的四分之一,许多老年人也同意这样的提议。
“设置老年餐桌,老年人也有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机会。
”一名中年居民表示,自己每天需要上班,最让她困扰的就是年迈父母的吃饭问题。
“小区中如果有了老年餐桌,也能让上班的子女也去了一块心病。
”在投票过程中,居民开始在超市、仓储、老年餐桌中进行选择。
最终,老年餐桌以压倒性的票数获得了大多数居民的认可。
投票结束几天后,被摘下的“社区便民菜店”被“老年餐桌”的牌子取代,具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也来到了口部房进行改造前的实地考察。
开在口部房中的老年餐桌几天前,老年餐桌正式运营。
中午11点半,75岁的刘阿姨来到口部房,四荤四素、花卷馒头、酱卤食品等摆放在餐车上,里面的小屋内摆放着两张桌子,满足老年人现场就餐。
单份菜品价格从几元钱至二十元间不等。
“卫生和食品都有保证,对于我们来说方便多了。
现在天有点儿凉,一般都是买回家吃。
”不仅有老年人光顾,许多小区中的年轻人也来这打包了饭菜。
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为老年人办卡,饭菜的价格会因此有所优惠。
延伸有多个活动小组老年人占比9成不仅有老年餐桌,一些人防工程改造过程中,便将目光集中在了老年群体身上。
朝阳门附近的吉祥里西区北门一侧,人防徽和“吉祥公社”映入眼帘,高高地镶嵌在深灰色的砖墙上非常引人注目。
沿着台阶向下,蓝白色相间的墙面上,记录着公社的“变身全过程”,从人防工程一步步变身为现在的公益共享空间,其中包括书画学习、布艺制作,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对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老年人参加绘画课程吉祥公社工作人员潘冰表示,人防空间改造之初,考虑到了周边大型社区的老年人居多,需要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
每周三下午一点半,布艺手工活动都在迹象公社中准时进行。
69岁的居民林秀蓁曾经从事过几十年的手工制作工作,退休后一直教授大家做布艺饰品,此前活动的场地一般选择在咖啡厅。
“今年3月份,公社开了之后算是解决了我们没有场地活动的大问题。
”布艺活动小组的成员也越来越多,不仅有本小区居民参加,也辐射到了周围多个小区。
“公社是非常好的平台,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场地和物质条件。
老年人走出家门,丰富业余生活,还能互相交流。
”老年人参加乐器排练吉祥公社每周都有固定活动,每周一上午为舞蹈排练,每周三是风琴排练与布艺手工课程,周四是乐队演奏,周五为老年人绘画课。
潘冰表示,进入到吉祥公社的群体中,约9成为老年人,他们利用这里开展活动,享受生活。
物业管理专家童超表示,人民防空工程的利用,在对民意进行了解、征询后,针对居民的需求有的放矢,可以发挥很大的公益性作用,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新近发出的《关于印发<北京市地下空间使用负面清单>的通知》也规定了哪些内容不能做,有助于对于人防工程的进一步有效使用。
“利用人防工程,也可以让其发挥服务周边居民的作用,尤其是老年居民,让居民的生活能够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