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第一讲:色彩与阴阳五行本文根据“嘉黛”在“拜读-逍遥游”微信群讲课整理作者│印嘉黛色彩背后的文化色彩背后的中国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
我们的色彩观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族群或宗教的色彩观。
色彩,每个人每天都会在生活中接触到,但是很多时候,它不为忙碌的人们所重视。
那么,了解传统色彩知识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用呢?其实,用处大了,大至观察时代局势,小至提高生活品位,了解传统色彩,是打开中国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色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
古代的色彩在今人看来也许是神秘莫测的,因为世间千万种色彩全被囊括在阴阳五行的宇宙框架系统之中。
阴阳五行是中国独有的思想文化。
宇宙一切根源于道。
道是一,阴阳是二。
道生阴阳,阴阳可以概括万物。
凡是光明的、向上的、积极的、炎热的、正面的、雄性的、强势的,都属于阳的范畴。
反之,黑暗的、向下的、消极的、寒冷的、反面的、雌性的、弱势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无处不在: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工作运动是阳,休息睡觉是阴;我们穿的衣服正面是阳,背面是阴;一幅画的主体是阳,背景是阴;一个家庭里,男主人是阳,女主人是阴;长辈是阳,晚辈是阴。
色彩与阴阳五行阴阳是两大类,阴阳细分又可以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是关于阴阳不同程度的概念,所以说阴阳可以囊括一切啊。
那么五行又是什么呢?五行是木火土金水。
小时候我们受的教育都是说阴阳五行是迷信,世间万物怎么能够被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代表呢?其实这纯属误解。
五行意义上的木火土金水不是物质,而是以这五种物质象征的五种不同运动方向的力量,是气的不同运动方式。
气是人肉眼看不到但真实存在、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最精微的物质。
木是向外扩张的气,以树木为象征,所以叫木。
与木相反、相对的是金,是向内收敛的气,以金属为象征。
火是向上生长的气,以火焰为象征。
与之相对的水是下降的气,以水流为象征。
木为外向,金为内向,火向上,水下降。
木与金、火与水两两相对,中间还有一个土,代表中和与转化的力量,这样五行就串联起来。
凡是具有向外伸长特征的事物,都属于木的范畴。
凡是具有向内收敛特点的事物,都属于金的范畴。
与向上之火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属于火的范畴。
与润下之水有相通之处的事物,属于水的范畴。
具备中和与转化力量的,便属于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又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一个闭环。
这个整体囊括了宇宙的一切,任何事物都被纳入阴阳五行的系统之中,色彩也不例外。
古人认为部分可代表整体,又认为本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能够互相影响。
这两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至关重要。
我们肉眼是看不到两个看上去好像不一样又不在一块儿的事物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比如说,为什么祖坟边有一棵松树就能保佑后人?某天,这棵松树被砍倒了,家里的后人就出事了。
万事万物在冥冥之中相互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条件受制于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
按这个原理,凡是属于同一种五行的事物,它们都可以相通,并且它们能对属于其他五行的事物按照五行生克的原理发挥作用。
人的吉凶、祸福、善恶、美丑,也就是人的命运也因此产生。
阴阳五行系统框架囊括了万物,也包括色彩。
人肉眼可见的色彩太多,被人用语言定义的色彩也不少。
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他们所看到的、识别的、在意的色彩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的色彩知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