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余杭区北部,东西向延伸着一条璀璨的文化“玉带”。
以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向西是传承千年的径山文化,往东是拥有两千年底蕴的大运河文化,玉带上还散落着良渚博物院、国家版本馆、瓶窑古镇、安溪老街等一颗颗“明珠”。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貌如何更好保护良渚遗址,传承中华文明?如何串珠成链,盘活以良渚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资源,打造城市新IP?12月14日,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推进大会在杭州余杭召开,经过一年多的擘画布局,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迎来实质性进展。
“十大工程”涵盖多个领域去年年底余杭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上提出“良渚文化大走廊”构想;今年6月,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采集,成功打响亚运“第一枪”;今年7月,余杭提出全力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文化地标工程”;前不久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余杭盛大举办……这项以“良渚文化”为核心的文明拓展命题,逐渐成为全省关注的重要文化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良渚文化大走廊上的良渚博物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等一颗颗“文化明珠”不断显现、串珠成链。
良渚文化大走廊空间范围图未来“大走廊”上还将增添更多“耀眼明珠”。
推进会上发布的首期“十大工程”涵盖了文化传承保护、文旅融合发展、产业迭代升级和城乡公服补强等多个领域。
例如,良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工程依托“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闻名的瑰宝”,建设国际交流中心,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良渚博物院二期工程以文明源流为主线,丰富展陈内容,进一步彰显良渚“文明圣地”独特地位,展示良渚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意义;径山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以千年径山茶文化为本底,立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建设径山茶文旅综合园区等。
杭州余杭特产径山茶据悉,该大走廊规划划定核心区、重点区、关联区,核心区面积约162平方公里,重点区涉及当地7个镇街、范围约634平方公里,关联区则联动其他良渚文化遗址点富集片区,强化良渚文化的辐射带动影响。
政策加持擦亮“文化明珠”加快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政策扶持必不可少。
同日发布的《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高起点打造文化人才集聚地、高水平打造文化产业兴盛地、高品质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高站位打造文化传播传承地方面,明确一系列政策支持举措。
良渚博物院如良渚文化大走廊将萃聚文化大家,对于文化大家给予“一人一策”最高800万元奖励。
在壮大文化领军企业方面,对获得“全国文化企业30强”等荣誉的,按照企业荣誉等级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
围绕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当地对于创作反映良渚文化大走廊元素的文艺作品,鼓励申报余杭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支持,给予最高1000万元扶持资金。
当日,余杭官方提出,将加快树立“五千年中国看良渚”新标识。
接下来,当地将努力把良渚文化大走廊打造成为高标准文化之廊、高颜值生态之廊、高质量发展之廊、高品质共富之廊、高水平合作之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