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如何拧紧“节水阀”?守护黄河秀美安澜(节水阀的作用)

发布:2024-09-03 浏览:34

核心提示:⇧点上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加“星标”⇧具体操作方法见文尾“一边要保群众吃水还存在企业的自身安全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我们在执法上心里面有了一个衡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水法规体系中又一重要法律,标志着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迈入法治化轨道。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却承担了为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专章规定“水资源

⇧点上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加“星标”⇧具体操作方法见文尾“一边要保群众吃水还存在企业的自身安全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我们在执法上心里面有了一个衡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水法规体系中又一重要法律,标志着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迈入法治化轨道。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
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却承担了为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专章规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节水控水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深度攻坚战,山西省沁源县为黄河全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经验,更成为依法治水兴水的典范。
地下水严重超采检察院专案组发现根源所在山西沁源,因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沁河之源而得名,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全县共有大小煤矿33座。
煤炭企业生产生活需要大量取用地下水,而违规开采地下水将导致泉域水位下降,减少黄河水资源总量,危及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021年6月,山西省沁源县人民检察院收到一条案件线索,直指一些煤炭企业违规开采地下水的问题。
沁源县人民检察院迅速成立专案组,对辖区煤矿逐一排查。
随即,当地一家大煤矿企业——山西汾西太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岳煤矿进入办案人员视野,这是一家当地数一数二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企业。
检察官发现,太岳煤矿有着各种问题:水管老化、滴水现象严重、员工宿舍洗手间24小时不停冲水、浴室泡澡池不间断跑水,生活用水存在巨大浪费。
检察院对是否有用水许可证、用水许可证是否到期、是否有超用水许可范围取水的现象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
检察官找到太岳煤矿的取水井后发现,太岳煤矿《取水许可证》批准许可每年开采用于生活所需的孔隙地下水15.62万立方米,而2019、2020两年皆超许可,共超采60.2万立方米。
截至2021年6月30日,太岳煤矿仅仅半年就用完了全年指标,并已超采2万多立方米。
可见,太岳煤矿近几年一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超采行为。
山西省沁源县水利局对太岳煤矿2019、2020两年超采地下水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罚款8万元的行政处罚,但罚款并未触动企业的节水意识,违法行为依旧存在。
检察官认为,沁源县水利局的8万元行政处罚有“以罚代管”的嫌疑,后续监管不力,未依法完全履行职责,导致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到侵害。
2021年8月18日,沁源县人民检察院对沁源县水利局怠于监管太岳煤矿超许可开采地下水的违法行为发出三条诉前检察建议,一是要对涉案煤矿依法进行处理;二是要求企业停止违法行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三是要加大全县取水许可证管理、取用水监督管理、水资源执法检查的力度。
水利局三次回复三条检察建议水利局三次回复、三种解释、三种解三条检察建议,意味着要对全县涉水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水利局责成企业先把用水量降下来。
企业针对检察官指出的具体问题,比如水管老化漏水、员工宿舍洗手间24小时不间断冲水,先后进行了整改。
2021年9月8日,水利局将企业整改情况向检察院进行了第一次回复,但检察院认为,实质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水利局又一次加大了措施,对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
经过整改,2021年10月12日,太岳煤矿第三季度的地下水取用量为3万多立方米,属于季度平均取水量内。
水利局又对全县33座煤矿进行了全面检查。
2021年11月17日,水利局将整改情况向检察院进行了第二次回复。
检察院认为,该企业的超许可用水的行为已经违法,水利局应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但却没有。
在检察院依法监督之下,2021年11月23日,沁源县水利局最终对太岳煤矿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顶格处罚,罚款10万元,企业第二天就缴纳了罚款。
至此,第一条检察建议得到了落实。
检察建议第二条,是要求企业停止违法行为。
“停止违法行为”意味着首先要“停水”,然后要“节水”。
然而当时正值冬季,企业正在为山西省省会太原提供供暖用煤,还义务担负着周边村庄的生产生活用水。
企业认为如果水停了,也会影响周边村庄的村民生活。
检察院认为,保供暖、稳民生要落实,但持续了近十年的违法行为也必须被叫停,不良用水习惯应当被纠正。
2021年12月13日,沁源县水利局第三次书面回复检察院进行了解释说明。
在水利局看来,他们的首要职责是让群众吃上水、让企业用上水,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停水的决定,他们难以下达。
审限一天天过去,问题就这样僵持着,水利局备感压力。
水利局表示,一边要保群众的吃水,一边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安全,十分为难。
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整改后太岳煤矿日平均取水量终达标2021年12月28日,沁源县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将沁源县水利局起诉到法院,本案也成为山西省沁源县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检察院起诉水利局后,本案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也引起了沁源县委、县政府的关注。
沁源县政府召开协调会,要求企业停止超采地下水,拿出十天时间彻底整改,否则将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而吊销取水许可证,就意味着要掐断水源、关停煤矿。
在行政公益诉讼和行政监管的双重压力下,太岳煤矿开始“动真格”落实整改。
一是在节水设备投入上“做加法”:对矿区所有用水点进行水平衡测试,进一步优化、改造供水管网、加装节水设施,促进废水利用最大化;二是在不良习惯上“做减法”:取消了四个大水池泡澡服务,同时恰逢周边几个村庄搬迁,用水量得到大幅削减;三是充分做好“停水”准备。
2022年1月25日,沁源县水利局、应急管理局联合对太岳煤矿渣滩水源井进行查封。
经过沁源县人民检察院长达半年的监督,太岳煤矿持续了近十年的违法行为终于被踩住了刹车。
通过十天全面彻底的整改,太岳煤矿日平均取水量终于达标。
检察官发现,水利局在管理取水许可证和用水监督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当地洗车行、洗浴中心等用水大户也存在违规行为。
通过水资源保护类案监督模型,在检察院精准监督、行政机关有效监管下,如今沁源县洗车、洗浴等行业用水大户逐渐建立起节水意识和习惯。
自监督模型投入使用以来,沁源县人民检察院已筛查出异常数据433条,推动10余家煤矿投资安装节水设施,督促收回水资源税300余万元。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沁源县地下水水位逐渐回升。
至此,沁源县人民检察院对水利局提出的三条检察建议都得到了落实整改。
2022年2月23日,沁源县人民检察院撤回了对沁源县水利局的诉讼。
2023年4月,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以来,沿黄河9省区检察机关协同水利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共立案办理水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00余件,推动解决了一批节水控水突出问题,助力提升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独家专访dujiazhuanfang问: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开展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从启动到现在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首月开始的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到2023年10月底为止,黄河流域各级的检察机关聚焦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未经许可违规取水、违规超量取水、违规建设高耗水的项目等问题办理了公益诉讼案件500多件,关联案件700多件。
用鲜活的案例来扭转“水从天上来,不用白不用”等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用严格的制度来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提供法治的保障。
问:按理来说,检察机关和行政部门应该是监督和被监督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推进,很多行政机关都与检察机关建立了“检察+行政”的协作机制。
协作效果如何,监督如何体现?答:行政公益诉讼是中国的首创。
各国都有行政诉讼,通过法院或者检察机关可以监督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但是司法权不能代替行政权,检察机关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双方对簿公堂,就会碰到谁是谁非乃至谁听谁的这一关键问题。
所以如何平衡处理好检察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是行政公益诉讼这项制度设计的关键之处。
检察机关探索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这项改革的目的是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纠错。
“督促之诉”就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定位,监督而不替代行政权,约束行政权而不束缚行政权。
通过公益诉讼来充分激活和发挥行政权的优势和活力、来解决公益保护问题,这就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鲜明特色,也是这项年轻制度的成功密码。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瓜州:拧紧“节水阀” 做活“水”文章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