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以白著称,但最初,至少在宋元时期,德化瓷还是青白,没达到象牙白的程度。
铁是地球含量较多的金属元素,很多矿物里都含有,包括瓷土。
最初烧造青瓷,只能“按土吃饭”, 瓷土中含铁元素的含量决定青瓷的颜色,铁含量越多烧造出的瓷器颜色越深。
如果想烧造出白瓷,就得想办法降低瓷土中的铁含量。
这就得益于技术的发展。
德化地区烧造陶瓷历史悠久,晚唐五代时期以烧造青瓷为主,宋元时期青白瓷成为主流。
明代之后才有了象牙白、猪油白等胎质细腻致密的产品。
建国后更创烧出了更白的建白和高白瓷。
但所有白瓷的起源都是不太白的青白。
国博德化瓷展就是以宋元时期的青白开始的。
青白釉白中泛青或青中泛白,色调深浅不一,深者呈淡绿色,淡者接近白色,也有部分微泛灰白或黄色。
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德化青白瓷的胎骨较前期略粗糙,胎釉俱薄。
至元代,青白瓷的胎质更加洁白细致,釉呈水清,积釉处呈淡绿色,浓淡相间,莹润似玉。
国博这次展出的宋元时期的德化瓷几件是从沉船打捞出水的,表明德化瓷在宋元时期远销海外,是重要的对外贸易瓷。
南宋 刻划复仰莲纹瓶。
南宋 长颈莲纹瓶。
“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
外销品种。
南宋 葫芦瓶,宋 莲纹军持。
南宋 印牡丹纹八棱粉盒。
元 印花粉盒。
宋 印花八棱粉盒,元 莲纹洗。
推荐相关阅读:国博德化瓷:绝了!瓷质竟然完美呈现了花瓣的质感国博德化瓷:瓷质表现出“手如柔荑”的美感国博德化瓷:跟着大肚弥勒一起笑国博德化瓷:关公豫博楚风青铜:镶满绿色孔雀石的青铜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