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是我国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最高、涵盖业务领域最广、条件要求最严的资质。
目前,按照住建部官方公布的数据,全国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企业共有75家,而注册地是湖北省的有8家,是除北京市外拥有最多综甲院的省级行政区域。
那么这8家综甲院,你更看好谁?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四院)成立于1953年,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家大型综合性勘察设计和研究咨询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中国铁建的国有全资子公司。
业务发展: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铁四院积极投身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承担了新中国铁路建设三分之一的设计任务,是我国铁路勘察设计的领军企业,创建并确立了高速铁路、现代铁路站房、水下隧道、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磁浮轨道交通等“六大核心品牌”;路网规划、铁路枢纽、复杂山区铁路、重载铁路、铁路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四电集成等“八大成套技术”。
构建了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监理咨询、海外工程、资本运营、房地产和高端制造七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人才队伍:现有职工46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0余人,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全国监理大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各类省部级专家人才60余人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90余人,高级工程师1700余人,各类注册执业资格1000余人次。
技术创新:铁四院始终坚持“科技强企、人才兴企”战略,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水下隧道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铁路轨道安全服役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
所获荣誉:建院以来,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优秀软件、优秀标准设计奖600余项,拥有有效技术专利600余件。
组织架构:2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长江设计院)隶属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下设职能部门10个、子公司11个。
所属单位分布在湖北、重庆、上海、广东、西藏、北京、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直辖市以及厄瓜多尔、秘鲁、巴基斯坦等国家,总部位于武汉。
业务发展:从事工程勘察、规划、设计、科研、咨询、建设监理及管理和总承包业务的科技型企业,六十余年以来,完成了以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为代表的大量河流湖泊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承担了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工程勘察设计,足迹遍布国内和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在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监理、水利信息化以及病险工程治理、输变电工程、新能源工程、交通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勘察设计等业务领域取得显著业绩。
人才队伍:拥有从业人员30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47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8人,教授级高工273人,高级工程师1015人,工程师688人,各类注册工程师逾千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所获荣誉:近年来,长江设计院先后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0余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共364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
承担编制国家、行业标准近100项。
组织架构:3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化学工业部第四设计院,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化学工业领域重点骨干科技型企业。
业务发展:中国五环是具有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承包和管理功能的国际型工程公司。
五十多年来,中国五环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腾飞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累计完成境内外1700余项大中型设计项目和60多项工程总承包项目,业务遍及国内31个省、直辖市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化学工业诸多领域的领跑者,在煤化工、碳一化工、化肥、磷化工和新型合成材料等工程科技领域始终占据行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处于市场主导和技术领先地位,建设了一大批具有重大产业示范意义的高端项目,树立了国内知名的一流品牌。
人才队伍:拥有一支专业齐全、经验丰富、勇于开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职工近1100余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96%以上,其中包括多名国家和部级设计大师。
技术创新:中国五环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在多个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众多具有重大产业影响力的技术成果。
获得了234项国家和省部级工程科技奖励,开发并拥有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36项、专有技术22项。
组织架构:4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市政院),成立于1954年,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大型综合性工程公司,现为世界500强企业、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
业务发展:中南市政院是原直属建设部的五大市政设计院之一,涉及给水、排水、道路、桥梁、燃气、热力、环境卫生、隧道、轨道交通和园林景观等市政行业,以及公路、水利、建筑等行业,承担上述行业的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工程总承包和科学研究等任务,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立足中南、辐射全国”是中南市政院的市场布局。
先后在珠海、深圳、东莞、汕头、福州、厦门、海口、上海、杭州、南京、青岛、昆明、南宁、重庆、成都、南昌、贵阳、西安、郑州、兰州、新疆等30多个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总院为依托、分院为骨干”的服务体系。
人才队伍:全院职工1600余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4名,教授级高工近100名,高级工程师400余名,各类注册人员约400名。
所获荣誉:获得各类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300余项、各类优秀咨询成果奖100余项;科学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省及市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
组织架构:5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二航院”)成立于1958年,是世界500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我国交通水运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勘察、咨询、设计及工程总承包企业之一。
人才队伍:现有员工800余人,其中勘察设计大师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0余人,其他省部级专家近200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0余人,高级工程师近300余人,具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应用、管理力量。
技术创新:多年来,二航院在行业内率先推进BIM技术应用,是水运工程BIM标准的制订者。
2017年2月,中国交建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在二航院正式挂牌,二航院已经建立起体系完整、能力落地的企业级BIM生产能力。
所获荣誉:获得国家设计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科学进步奖32项、总承包金钥匙奖2项、银钥匙奖3项、铜钥匙奖3项和各类省部级奖350余项;主编和参编国家、部级标准和规范数十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6项。
2009年始,二航院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连续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勘察设计百强单位,连续10余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营业额百名排序,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
组织架构:6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交建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8.7亿元人民币。
我国公路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连年入榜“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先进企业,“中交二公院®”获湖北省著名商标。
业务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公路勘察设计到路、桥、隧交通工程、环境景观美化、城市道路、地下工程、海底隧道等综合工程设计的跨越式飞跃;市政工程设计院推进 “转型发展、走出国门”战略,向市政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服务转型,先后成立4家鄂外分支机构,并在巴哈马、卢旺达、莫桑比克、越南等国承接市政工程项目;轨道交通业务累计在11个城市参与了设计工作,包括44座车站和34个区间;环境生态业务完成了几十条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旅游项目的环保、水保及绿化景观设计,其中道路景观、桥梁景观、隧道洞口景观已成为公司景观设计的亮点。
人才队伍:截止2018年1月,公司有各类从业人员2000余人,其中在职员工130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95%。
在职员工中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43人、副高级职称390人,中级职称382人,初级职称325人,技能人才68人。
现有各类高层次专家37人,各专业国家注册工程师374人次。
所获荣誉:曾获最佳大型桥梁与隧道BIM应用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先进企业、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组织架构:7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原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创建于1954年,经改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变更为现称)是国内知名的、实力雄厚的电力设计和电力工程总承包企业。
业绩成就:截至2017年底,中南院公司在全国29个省、市和36个国家设计过发电和输变电工程。
设计建成发电机组265台,总容量超过92346兆瓦,其中,600兆瓦级及以上机组73台;设计建成变电工程138项,其中变电交流总容量100520兆伏安,直流总容量106100兆瓦;设计建成输电工程168项,其中500千伏及以上线路总长度19574千米;火电和电网总承包项目投产14项,其中发电项目10项,总容量4810兆瓦,输变电工程4项,其中变电总容量1500兆伏安,线路总长度2375千米;新能源设计及总承包项目投产68项,风力发电43项,生物质发电3项、垃圾发电2项、光伏发电18项、分布式能源站2项。
人才队伍:截至2017年底,从业人员共1655人,其中国家设计大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人,教授级高工161人,具有高级职称及以上的有750人,中级职称448人,初级职称142人,国家各类注册职业资格人员495人。
技术创新:公司充分发挥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高压直流技术中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烟气治理技术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共同成立的电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围绕“特、高、核、新、信”科技发展方向,把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依托工程项目开展科技创新,在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及长距离跨海电缆联网研究及设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大跨越输电设计、紧凑型送电线路设计、串联补偿、直流国产化及航测和桩基检测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高参数、大容量电站、空冷电站、洁净煤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设计和电力工程环境评价等方面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核电常规岛、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生物质发电、垃圾电站等新能源项目中具有充实的技术储备和业绩;同时以设计为龙头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总承包业绩,并大力开展数字化三维设计,建立集成设计和管理系统,实现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
所获荣誉:截至2017年底,获26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其中金奖12项),9项国家优秀工程勘察奖,3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9项国家级工程咨询奖,7项全国优秀工程总承包奖,23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软件奖,QC小组成果获18项全国优秀QC小组奖和43项国家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奖。
获专利450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电力工程设计专有技术54项。
中南院公司从1993年起连续20年位居中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从2004年起连续14年进入ENR/建筑时报“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行列,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电力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全国电力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批AAA信用企业、全国电力行业质量奖、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集体、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优秀诚信企业、湖北省优秀企业、湖北地区勘察设计综合实力10强单位等荣誉称号。
组织架构:8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综甲院大比拼,你更看好谁?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冶南方”)是集雄厚的专业技术实力、工程实施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于一体,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环保与新能源、民用建筑、自动化控制与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发展的综合性工程公司。
设有18家子公司。
连续多年入选ENR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
由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注册资本32.7亿元。
发展定位:钢铁冶金、环境治理、城市建设三大主业健康发展,自主创新、资源整合、风险控制三大核心能力突出的国际化综合型工程(集团)公司。
人才队伍: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占35%以上。
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建有“国家钢铁生产能效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和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设有博士后工作站,拥有中试、制造基地。
所获荣誉: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500余项,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拥有千余项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主编及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80余项。
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