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古人,他们没有翱翔于天的能力,但他们的想象力却好似大鹏遮天蔽日的翅膀,带着他们去探索未知的天空之谜。
人们对天空之上,那一方神秘之土的膜拜,仿佛是得到了神明的恩赐,于是在神话传说里,借着自然之力蓬勃而生的建木,实现了他们拥抱天空的愿望。
《山海经》里记载,发源于昆仑之丘的黑水,向着西南方奔流而下,最后汇聚在一处,造就了一片沃野,名叫都广野。
都广野方圆三百多里,位于天地的正中央,这里土地肥沃,四季如春,生长着稷、稻、黍等农作物。
知名的,不知名的动物不计其数,连天上之鸟凤凰、青鸾也经常出没于此。
碧翠繁荣的都广野,像是仙界流落在人间的一处圣地,本该自带风华,遗世独立。
都广之野这样的绝世宝地,却因为一棵树而声名鹊起,名达天下。
这棵树名叫建木,长在都广野的正中央,正午太阳光直着照下来的时候,都没有影子,日中无影,足以说明它的确很正。
这是一棵长相奇怪的树,和我们见过的任何树都不一样。
《山海经》里说,建木长着紫色的树干,像黄蛇的皮一样光滑。
整棵树干细长笔直,没有任何分叉,就那么直挺挺地,向上生长着,一直延伸到了云里。
如果你有千里眼,站在树底向上望,你会看到它的顶端连着天宫的大门。
树底长了九条粗长的根系,深深的扎在土里,树的顶端长了九根弯弯曲曲的枝条,盘枝错节,缠绕起来就像一把伞。
碧青的叶子,开着黑色的小花,结着黄色的小果子。
如果你站在昆仑之巅望过去,就会看到建木像是一个巨型蘑菇正对着天门,矗立在云雾缭绕之间。
建木很高,直入云霄,直通天宫的大门,所以它就做了天和地之间的梯子,叫天梯。
建木于是建木成了神人下凡和凡人上天的必经之路。
神人们自建木而下,爰建木而上,有神力相助,上上下下,不费摧毁之力。
但凡人想要上天,并非易事,以凡人之躯,手无缚鸡之力,想要顺着光滑笔直的树干往上爬,结果显而易见。
即便是这样,也不能阻挡人们来都广野攀援建木的脚步,可他们毕竟不是伏羲,拥有半神之力的华胥姑娘和雷神的儿子,全天下只有一个。
所以在记载中,攀援建木且成功攀上最高枝的,维伏羲一人而已。
虽是历经艰难,但建木仍旧是人间的一束亮光,是深陷在苦难泥潭里的人们最后一道希望。
因为上天,去往天宫,是人们在绝望里,最后的不甘和挣扎。
根据学者们的考究,《山海经》里记载的上古乐土都广野,位于今天的四川盆地,是著名的城都平原,正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
四川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的大批文物,让我们见证到了古蜀文明的繁荣,其中一棵青铜神树,自展示以来,就刷爆了各大网络头条,备受人们关注。
青铜神树有人说,它的创作原型就是《山海经》里的建木,它的出现,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人神之间,亲密依偎的的古老过往。
仿佛也在告诉今时的我们,那一段岁月,不是传说,而是真正的发生的历史。
在上古传说里,天地间除了建木,还有一道天梯昆仑山,下节继续分享。
原创故事改编自《山海经.海内经》《淮南子.地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