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是近些年比较火热的话题,大众都希望有更安全更好的材料诞生。
那么,我们来看看再生医美的发展历程,现在的产品离理想的再生材料还有多远?注射填充的注射材料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代。
01 第一代注射填充再生材料-不可吸收微球第一代的注射填充再生材料是胶原再生材料,通过注射植入不可吸收微球来完成。
最早的产品是德国整形外科协会主席Martin Lemperle 于1985年发明的 PMMA 微粒填充产品 Arteplast,产品改进后命名为 Artecoll(爱贝芙),至今仍在临床使用。
这款产品含有 20% 的 PMMA 微球和 80% 的牛胶原蛋白溶液(3.5% 牛胶原中制成的悬浊液),以及 0.3% 的利多卡因。
美国 FDA 在 2003 年 2 月 28 日出具的一份关于 Artecoll 的报告显示,其产品的不良反应率为 16.4%:128 个注射了 Artecoll 产品的受试者中有 21 个出现了不良反应。
因此,Artefill 在美国注射时,会先做一个牛胶原蛋白过敏测试,测试 28 天后,没有过敏反应,才能进行产品注射。
除了过敏问题,爱贝芙含有的 PMMA 微球也容易引起串珠样突起、毛细血管扩张、肉芽肿形成等。
国内也批准了不可吸收微球注射填充材料-宝尼达,它的成分是 80% 复合透明质酸+ 20% PVA微球,于 2012 年在国内上市销售。
不可吸收微球刺激胶原生成的机制是炎症性再生。
微球植入后人体将其识别为外源性异物,引发亚临床异物炎症反应,导致微球包覆,纤维增生,最后产生胶原沉积。
而在此过程中,微球包覆和炎症细胞浸润是生物材料植入体内特有的异物反应。
微球植入引导胶原再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蛋白吸附阶段:微球本身的特性会使其表面附着不同的细胞外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球蛋白G等,而这些蛋白质的组合和浓度以及构象变化决定了细胞的附着。
✔ 细胞聚集阶段:为了刺激炎症细胞迁移,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单核细胞和Th2辅助细胞浸润组织。
此外,单核细胞成熟为巨噬细胞后,会释放化学引诱成分引导更多的巨噬细胞接触异物。
随后,血小板和巨噬细胞产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迁移。
如果异物不能被吞噬,巨噬细胞在 IL-4 和/或 IL-13 的作用下会与异物发生融合,形成异物巨细胞。
其中,TGFβ 是影响胶原合成和成纤维细胞分化到富含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的关键因素,而 PDGF 可以促进了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 纤维包埋阶段:在激活作用下,巨噬细胞产生的原纤维因子如TGFβ1 和 PDGF,刺激局部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包裹异物。
简言之,这些不可吸收微球注射产品通过异物反应刺激自身胶原蛋白再生而达到了体积填充的效果。
由于注射填充后微球永久性存在,取出困难,大多数医生对永久性注射填充材料持谨慎态度。
02 第二代注射填充再生材料-可吸收微球鉴于不少医生对永久性填充材料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再生材料也相应进行了变革,将材料制为可吸收,成为第二代注射填充再生材料。
第二代注射填充再生材料也是通过炎症性再生的机制来诱导胶原的形成。
可吸收微球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1、含羟基磷灰石微球类FDA 于 2006 年批准用于注射用的羟基磷灰石微球是 Radiesse(微晶瓷),适应症开始为 HIV 患者面部脂肪缺失,后陆续批准用于面部皱纹填充、下颏、手背部软组织填充。
2016 年,新一代产品添加了利多卡因以提升注射用舒适度。
这是目前销量最大的一款注射填充再生材料。
Radiesse 微晶瓷由 70% 的凝胶和 30% 的羟基磷灰石钙微球组成,微球直径在 25~45μm。
羟基磷灰石钙是无机矿物质,凝胶则是由水、甘油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形成。
国内羟基磷灰石微球类类产品有菲林普利和悦龄塑。
2、聚左旋乳酸(PLLA)及聚双旋乳酸(PDLLA)微球Sculptra® 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聚左旋乳酸(PLLA-SCA)胶原再生刺激材料,属于高得美公司。
2004 年,美国批准用于治疗 HIV 相关面部萎缩。
2009 年,美国批准用于免疫正常人矫正浅至深度鼻唇沟轮廓缺陷及其他适用真皮深层交叉注射法的面部皱纹。
2009 年,欧洲批准用于软组织填充美容性矫正皱纹和疤痕。
Sculptra 由冻干的PLLA颗粒组成, 2009 年获得批准的 Sculptra 美学,可在真皮深层进行网格注射,以治疗中度至重度鼻唇沟褶皱和其他皱纹/褶皱。
每个 Sculptra 注射器有 150 mg PLLA 微球和 217.5 mg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露醇。
注射前,PLLA 粉末必须在 24 至 72 小时内重新配制,以完全水合并形成非常粘稠的水凝胶。
国内类似产品有艾维岚和Aesthefill(爱塑美)3、聚己内酯(PCL)伊妍仕 Ellanse 是 2009 年欧洲批准的一款聚己内酯(PCL)胶原再生材料,由 30% 的 PCL 微球和 70% 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凝胶载体组成,具有不同的功能。
根据微球内初始 PCL 链的链长(分子量),Ellanse 被分为四种模型,持续时间从 1 年到 4 年不等。
在国外有四种型号,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是 S 型号。
03 第三代注射填充再生材料-可吸收胶原支架第三代注射填充再生材料与前两代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是再生的机制为组织工程原位再生而不是炎症性再生;另外一方面是再生的组织为骨组织而不是胶原。
麦瑞格骨颜是 2022 年 NMPA 批准的一款骨再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