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吉林古建筑中的牌坊(古建筑牌坊图片大全)

发布:2024-09-08 浏览:61

核心提示:吉林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包括古建筑,而古建筑中有一种叫“牌坊”的建筑形式。牌坊也称为“牌楼”,在古建筑群中起到引导、深邃、庄重、美观的辅助作用,其优美、古朴的建筑风格,传承至今天。牌坊的形制一般分为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顶上的楼数,有一楼、三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历史上吉林市古老的牌坊不但流传有序,而且还很有名气的,在整体建筑群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清代中期至清末,散布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的大大小小的牌坊,林林总总实在难以计算,现选择功德坊、名胜古迹、街道、去思坊、祠堂、庙宇、墓园、贞节

吉林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包括古建筑,而古建筑中有一种叫“牌坊”的建筑形式。
牌坊也称为“牌楼”,在古建筑群中起到引导、深邃、庄重、美观的辅助作用,其优美、古朴的建筑风格,传承至今天。
牌坊的形制一般分为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顶上的楼数,有一楼、三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历史上吉林市古老的牌坊不但流传有序,而且还很有名气的,在整体建筑群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从清代中期至清末,散布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的大大小小的牌坊,林林总总实在难以计算,现选择功德坊、名胜古迹、街道、去思坊、祠堂、庙宇、墓园、贞节坊等八例,作以简单介绍。
:一、功德坊历史上名气较大的,是为爱国将领伊犁将军金顺(1832-1886)夫人所立“伊尔根觉罗氏托莫洛氏功德坊”,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4),位于吉林城临江门外西安路“金忠介公祠后”,以汉白玉石材修筑,三间四柱形,建筑宏伟,雕刻精美。
四柱顶端各雕刻有望狮吼,四柱正反两面均刻有楹联,中间横额御书“乐善好施”四字。
并以满、汉文刊刻“衙门咨文”以示褒奖。
二、名胜古迹龙潭山山门龙潭山是吉林四座名山之一“左青龙”。
有文字记载是我国夫余王国早期都城。
清乾隆年间,皇帝东巡至此,题匾祭树,吉林将军为了迎驾,特意在盘山路上修建了木结构,三间四柱式牌坊,正中坊上,后悬挂嘉庆五年(1800)书有“雨旸时若”的匾额,落款为“岁次庚申年小阳月吉日立”。
龙潭山龙潭(水牢)在龙潭石阶上也有一座木结构,三间四柱式牌坊,其修筑年代不详,清光绪十七年(1881)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可纠正《永吉县乡土资料》“龙潭山”一节和“名胜古迹天然纪念物”一节中说“道光御笔匾额”之讹。
这座牌坊清代以黑瓦覆盖,青砖铺地,牌坊前后有戗柱支撑。
伪满时期以“洋铁瓦”复顶,现在是黄琉璃瓦为顶。
显得庄严、富丽、宏伟。
龙潭山南天门在攀登上山的高处,便是“南天门”的位置,在这里矗立一座木结构三间四柱式牌坊,临高危立,气势森然,亦不知其建筑年代,上端正中横匾有近人书写“南天门”三个大字,背面书有“紫气东来”匾书。
三、街道西大街西大街是吉林城中最古老的一条街,也是最热闹的一条街市,康熙时称“西街”。
“西大街”邻近江沿。
西大街西端有几条胡同,南头的出口均为江沿街,而西方就是临江门(迎恩门)。
其间有一条“辘轳把胡同”在这条胡同口上,就建有一座木结构三间四柱式座北面南的过街牌坊。
当然这只能在历史文献中有记录,清末,已不复存在了。
北大街北大街的这座三间四柱式木结构牌坊,建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是在扩建北门时留下的纪念物。
1931年日寇侵占吉林城以后拆毁。
牌坊的位置于今日“曙光胡同”与“北大街”交汇处,当年北大街的大部分买卖都是牛子厚所经营,其繁荣景象,不言而喻。
北门外又是回族聚居的地方,人们从写有“巩固金汤”的蓝地金字牌坊下穿过,一种多民族交融的热闹景象应运而生。
四、去思坊欢喜岭延茂将军石坊去思坊,顾名思义是人们表达怀念而修建的牌坊。
欢喜岭位于西安路与“马市”交集的地方,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吉林官民为吉林将军延茂(字松岩1838—1900),所修建的石牌坊。
欢喜岭,是一个吉祥如意的象征,传说乾隆来吉林,途经此地,东望大江,一时兴起,留下了“琵琶城,王八湾,铜帮铁底松花江”的佳话,清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钦差大臣吴大激(1835—1902)至此也吟诗一首:“马前父老望春台,六七年中往復回。
一笑又登欢喜岭,只疑身人故乡来。
”光绪十二年(1886)这座三间四柱式汉白玉和花岗岩组建的牌坊,建筑风格古朴,雕刻俊美,上方横额刻有“松岩延将军去思坊”八个大字。
牌坊中间竖有石碑,文字内容有“七月(1900年)京师陷,公合家自焚,吉林之人闻者号泣欲绝,盖念公之恩,痛公之殁,而益重公为非常之人也”的记述。
而没有读过此文的人,竟如是说“又给杀人不眨眼的吉林将军,在岭左侧竖起一座云南大理石的十八个石狮子的牌坊”。
在四根方石柱基附有十座石狮倚护,十分威武动人。
可惜历经风雨六十四年后被拆掉,北山,朗昆县长去思坊(石坊)1925年时任吉林县长的于芹(字郎昆1875--1926),卸任返回铁岭老家,吉林人感念其在吉十年,惠政于民,所以在北山西山坡下,商民集资修建了这座三间四柱式大理石构筑的石牌坊。
石坊正中上方石额刻有“郎昆县长去思坊”。
石坊左右及背面边门分别刻有“来莫、遗爱、永怀、无忘”大字,均为吉林书法家成多禄所书。
石坊背面上端刻有魏声龢(1876-1935)撰文,许成琮(1882-1967)书丹的“记事文章”“自来循吏不在一时之煊赫之功,必历久观成,政迹乃著,而贤良之誉,尤当信诸人民去后之思。
”除了石坊顶部的四个“望狮”丢失。
目前保存完好。
五、祠堂伊壮愍公祠内牌坊清末吉林城为“战将”修建了众多祠堂,最早的“喜公祠”在魁星楼后胡同,而世代流传下来的,首推伊壮愍公祠。
该祠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位于今附属医院住院处。
是为伊兴额(1807-1861)将军所建。
当初邻街的就是一座汉白玉和大理石砌筑十分精美的三间三券门的石牌坊,龙脊飞檐,墀头斗供,花案图饰,精雕细琢,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中间劵门楣上刻有张英麟书“浩气英光”背面刻有“两间正气”并均刻附楹联。
牌坊两侧建有高大的重檐歇山顶碑亭,右为“御碑亭”,左为“国史馆传”,牌坊后是一对汉白玉石雕狮子舞绣球,分别座落在大门左右,庭院内石条甬道,中间座落3米高的石雕香炉,整座建筑,威严壮观,氛围肃穆。
当初此祠堂及牌坊,被称为吉林祠堂之最佳者。
依诚勇公祠牌坊依诚勇即依克唐阿(1832-1899)曾任黑龙江将军和盛京将军,公祠位于临江门外西安路道北,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院内二门即牌坊,为木结构三间四柱式,牌坊左右置有石狮一对,建筑恢宏,筒瓦滚脊,描龙画凤,前后有木柱支撑,是清末典型的木结构牌坊。
《永吉县志》附图为石质牌坊。
长忠靖公祠牌坊长忠靖即两任吉林将军长顺(18391904),长忠靖公祠位于今北山人民广场。
牌坊为高大的三间四柱式木结构,建在大门外面临德胜街,由于邻街座北朝南,为路人所见,笔者少年路过于此,经常看到他的雄姿,在三间门洞中矗立着三通巨大的石碑,石碑是被三座石雕赑屃驮着,赑屃长长的脖子上,常常趴着顽皮的孩子要笑。
牌坊门前三三两两的支有茶棚,如今还有两个赑屃被遗弃在北山关帝庙钟楼东侧。
这座牌坊雕工细致,建筑豪华,碍于城市建设,拆于1958年。
六、庙宇吉林文庙棂星门(石坊)吉林文庙重修建于清末,时任吉林提学使吴鲁主持,位于今“江城广场”东侧。
文庙南门内,过了状元桥即“棂星门”,这座三间四柱式大理石牌坊,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石坊空间高大,四棵方石柱上雕有四尊“望天吼”,不同的是,四尊望天吼不向东西两侧张望,而是一同向前看(南)。
石门正中上方嵌有石板上刻“棂星门”三个大字,系第二任提学使曹广桢题写。
这座石坊历经百年,仍巍然屹立于文庙。
文庙还设有东西辕门,即三间四柱式木结构牌坊,牌坊上方分别书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横额,亦曹广桢题。
天下第一江山(木坊)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在山顶玉皇阁庙门内,有一座三间四柱式木结构大型牌坊,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江山”牌坊。
此牌坊初建于清嘉庆年间,牌坊前后用木柱支撑,木柱支撑在石阶之上。
清道光三年(1823)吉林将军松筠(1752—1835)为牌坊书写“天下第一江山”匾额。
1926年吉林督军张作相重修玉皇阁时,请吉林文人张书绅又复制了匾额,同时也修复了牌坊,把支撑在石阶的木柱,收回在台阶上。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美丽景象。
此处风景,百年以来接待无数游客,纷纷在此摄影留念。
也成为吉林一张靓丽的名片。
那年电影节在吉林市召开,走红地毯时的大门,即是装璜“天下第一江山”匾额的牌坊大门。
小白山望祭殿小白山望祭殿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成,据文献记载初建时,便在入山的“御路”上,建有两座木结构三间四柱式牌坊,可惜没有保留下来,同时建成的还有祭器楼、鹿圈等建筑。
到了民国初年,望祭殿坍塌,其它建筑也逐渐毁弃。
待伪满时又重建,只恢复了望祭殿,两座牌坊没有重修。
但从史书上的图画来看,其规模很是可观,当初乾隆祭祀长白山时,文武大臣簇拥皇帝下了龙舟,乘着“御辇”走过牌坊,可想其风光无限的皇家排场。
七、墓园金顺墓位于江南永庆村,据《吉林市郊区文物志》记载:“墓分三茔,有石坊三座,并石狮、石桩、石栏若干,颇有气势。
第一座石坊横额上有八个隶书大字“灵光松峤,云深华表”。
第二座石坊上录吉林将军恩泽的四首赞诗。
第三座石坊后镌刻着金顺夫人的墓志。
由此可以看到,与左宗棠共同收复新疆的伊犁将军金顺,其家族墓地的规模,很是壮观,只牌坊就有三座,而且都是石质修葺。
墓地能有这样的气派,吉林地区只有保卫疆土的爱国将领——金顺莫属。
牛子厚墓道石坊吉林牛子厚(1867-1943)以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吉林人知道他“冬舍棉,夏舍单”,是个大善人。
国人知道他爱好和振兴了京剧。
他家的墓地在船营区沙河子乡晓光村,旧时称为“牛家山”的地方。
墓地是牛子厚的父亲牛化麟,花费20万银元购得山地300余垧,修建了牛家墓地。
清末民初墓地修有青砖砌的“花墙”,供人休息的“客厅”,在去往墓道的途中建有大型的三间四柱式青石牌坊,牌坊正中上方是清光绪帝御笔“乐善好施”四字石刻匾额,两边门上分别刻有“扶危”“济贫”榜书。
扎拉里氏牌坊这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曾任吉林省长魁升(1862-1932)祖父富春的墓地,位于永吉县官马山,此地亦称南楼山。
据史载和口碑,这的墓地也埋葬其妻扎拉里氏(1815-1870),即盛京将军依克唐阿之姑。
她19岁嫁给富春,29岁守寡,56岁病故,清廷予以褒奖,准许“旌表建坊”以青石和汉白玉石筑起高大雄伟的牌坊。
牌楼雕工细致,制作精美,人称“南牌楼”中间石柱刻有“彤管流辉远,青氓戴德长”的楹联。
八、贞节坊旧中国这类的贞节牌坊比较多,如清光绪九年(1883)吉林已故七品顶戴披甲萨凌阿其妻何氏,16岁娶进门,待25岁时,萨凌阿出征江南等省,病故在徐州。
旌表建坊,石刻文字有“该氏孀守,家业清贫,秉节清贞,甘忍荼蓼,饥寒不改,抚有幼子奇抗阿、奇郎阿,教养成丁,授室绵嗣”。
这类牌坊也分不同等级,有圣旨敕建、有地方政府所建、有族人筹建等等。
自然石质、木构规模不会等同。
牌坊,这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至今仍然焕发青春活力,如今吉林大地无论城乡,园林、古迹、名胜、庙宇又都增建了许多新形式的牌坊,既传承了历史风貌,又彰显了时代的特点。
如口前的“永吉”琉璃瓦四柱三门五顶高大牌坊、朱雀山公园六柱五门辇飞式高耸石雕大牌坊,观音古刹北门石雕牌坊等等,不胜枚举。
近日吉林城河南街西,东方商厦入口处,新建四柱三楹,斗拱飞檐仿古牌坊,宏伟壮观,美不胜收。
可谓“大东山水迎天下,吉林省城胜江南。
”本文为皮福生先生授权发布的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感谢皮福生先生对吉林乌拉永昌源的信任与支持!!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纯黑色系列高清手机壁纸图(纯黑色高清手机壁纸 纯黑)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