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雪花》:一部神经病电影,一种民间科幻在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入围名单中,有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引起了我的注意。
《宇宙雪花》并不是那种由一众知名导演和演员倾力打造的大制作,而是一部由90后新生代导演和实力派“非主流明星”共同打造的作品。
这部电影在金鸡奖上获得了4项提名,甚至与梁朝伟、黄渤等一线演员竞争最佳男演员,可谓是异类中的异类。
《宇宙雪花》讲述了一个关于理想主义的故事。
与周星驰电影中的主人公追求出人头地和成功的目标不同,本片的主人公唐志军坚信地球上存在着外星人。
他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这个电影从科幻到喜剧,再到公路、恐怖、悬疑、荒诞、黑色幽默,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痕迹,却又无法将其完全归类。
导演孔大山将其定义为一种“民间科幻”,并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让观众与屏幕中的人一同经历、探索,身在局外,恰似局中。
为了寻找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唐志军带上伙伴们踏上了探索的旅程。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奇怪的人和事。
比如头顶锅的男人,以及自称开着“宇宙飞船”来的男人。
还有一个声称家里有外星人的村民,但他只让拿出520元人民币的人看外星人的真容。
尽管外人都认为这是个骗局,但唐志军却非要掏出520块钱看一眼。
结果大家都大吃一惊,那根本就不是外星人,而是个长得丑、做失败的硅胶橡皮人。
但村民却从容地解释说,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受伤了,他手里拿的是外星人的腿骨。
这部电影的基调是不拘一格,想到哪拍到哪。
只有你脑子里想不到的,没有导演拍不出来的。
即使是资深老戏骨秦彩蓉,也对这部电影的拍摄方式感到困惑。
在她眼里,不仅电影中的人物像精神病,就连现实中拍电影也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进错组了。
整个拍摄过程打破了她几十年来的认知,没有脚架、没有轨道,摄影机抗在肩上,没有灯光、没有打板、没有分镜,每一场戏都是从头到尾一镜到底,甚至很多戏都是演员们的自由发挥。
然而,无论是唐志军还是其他角色,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追寻热爱。
他们相信,只有勇敢去探索,才能发现其中的美好。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我们把爱投放在具体的个体身上,但会在他身上发现抽象意义的美好。
”《宇宙雪花》或许不是所有人的菜,但它提醒我们,不要害怕追寻自己心中的热爱,只有勇敢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
中国的电影界需要更多这样的“神经病电影”,让我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常规。
忽略旁人的眼光,相信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宇宙雪花》这样的电影是否能为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活力,你认为它能对观众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留下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