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电梯已经成为高层住户日常最主要的代步工具。
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老旧电梯小毛病不断,维修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开始暴露。
前不久,望京街道宝星社区6栋居民楼先后完成电梯更新,经过社区党委、物业、电梯厂家以及社区居民的共商共治、共议共管,曾经困扰居民的按键失灵、故障关人等问题得到了解决。
电梯在更新后已投入使用12部电梯服役20年满身“小毛病”完成电梯更新的居民楼每栋楼内住户均超过130户此次完成电梯更新的6栋居民楼均位于宝星园一期,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居民楼最高达到29层。
尽管每栋楼都有两部电梯投入使用,但由于每栋居民楼住户均超过130户,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电梯使用率高,使得电梯几乎每天满负荷运转。
宝星园一期是典型的商品房小区,住户、租户更新率较高,装修、搬家也加速了电梯设备的老化。
物业工作人员介绍,6栋居民楼的电梯“工龄”均超过20年,尽管历经多次修缮维护,但已进入“暮年”,近年来多次出现电梯关人、按键失灵等情况,故障率较高。
高层居民出行离不开电梯,故障率过高则让居民缺乏安全感。
近年来,社区党委多次了解到居民提出的电梯更新的诉求。
于是,宝星社区党委多方联动,引导物业公司、专业厂家对群众诉求进行评估。
2023年11月,6栋居民楼共计12部电梯验收完毕并投入使用,居民出行不再发愁。
社区党委厘清“千条线 ”做到“快、全、准”电梯更新并非拆下来、装上去就完事。
要经历更新立项、品牌选择、拆除安装、品控验收等多个环节,涉及到的单位、人员繁多,其中任何环节“原地踏步”都会使得整体流程无法推进。
业主首次提出电梯更新诉求时,正值宝星社区“两委”刚刚成立,居民楼电梯更新成为社区“两委”班子面对的首次“大考”。
为了降低电梯更新对居民的影响,同时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宝星社区党委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发挥枢纽作用,将街道相关科室、物业公司、电梯厂家、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汇聚起来,做到“快、全、准”,即:各方力量衔接快,使各方声音可以及时上传下达,让相关部门、单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也让居民能够快速了解最新情况;社区党委对各方力量做到全动员,对工作流程做到全掌握,确保电梯更新全过程公开、透明;在电梯更新期间,社区党委倾听群众诉求,做到需求精准掌握,高效开展联动,做到工作精准对接,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梯更新的效率。
工作人员检查电梯运营公司资质流程复杂、设计部门和单位繁多的电梯更新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宝星社区在此期间做好各方交流的传声器,做好解决居民诉求的服务窗,消除了多单位联合行动易出现信息传递不畅,居民对进展了解不清晰的弊端,让电梯更新的每一步都在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以及群众监督之下完成。
社区党委还引领各居民党支部书记发挥支点作用,在收集居民诉求的同时,对施工进度、电梯更新期间备用电梯使用安全等方面进行讲解。
需求如何满足?居民来商议电梯更新事关6栋居民楼共计700多户居民的出行安全,不能随意而为,更不能搞一言堂,乱“拍板”。
在电梯更新期间,宝星社区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将全过程民主融入社区治理之中,将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做到群众心坎上。
物业公司代表在协调会上发言为了集中了解社区居民对于电梯更新的意见建议,宝星社区党委通过线上线下并进的方式加强沟通。
一方面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会,并开展走访,了解居民的实际诉求,一方面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对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进行公示,了解居民意见建议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受疫情和物资配送进度影响,6栋居民楼电梯更新进度无法统一。
面对居民提出的部分楼宇两部电梯全部更新完毕,自家楼内为何还有一部电梯依旧“病恹恹”的问题,社区党委、物业、厂家专业人员及时给予答复,让居民心中的石头落地。
社区党委多次召开协调会考虑到居民代表的实际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常常要将协调会时间定在晚8点后。
每次协调会后,社区工作人员还要整理会议纪要并在微信群公示,加班到晚间10点左右是常有的事。
社区党委召开协调会与居民代表沟通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居民作为电梯的主要使用者,对于电梯品牌、空间大小、电梯性能格外关注。
为了让居民满意,社区党委联系厂家,从众多品牌之中按照居民意见进行初筛,再经过与居民协商后最终确定品牌。
而看似简单的电梯内部设计,也经过社区党委、物业、厂家、居民的多次协商才最终确定。
新电梯在轿厢一侧安装扶手,使有效空间更大“考虑到商品房小区的房屋交易和租赁相对频繁,装修、搬家情况较多,根据实际需求,最终决定把轿厢三面墙加装扶手变为一侧加装扶手。
同时,特地在电梯内增加了落地镜,方便轮椅出行并提高美观度,原有的广告位也按照居民要求进行了减少。
近期,居民提出的‘误按取消’功能也调试完毕。
”宝星社区党委书记黄山表示,电梯更新的个性化选项均有居民参与选择。
做好服务保障群众也参与引导居民的全程参与是宝星社区在党政群共商共治、共议共管,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夯实社区“底盘”的有效举措。
在电梯更新过程中,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居民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居民心声有回声。
除了在电梯型号、设计方面引导居民参与,在安全保障方面,也突出居民监督的力量。
电梯更新改造过程中对防火帘进行了更换由于两部电梯共用一个电梯通道,在更换其中一部电梯时需要在通道中间放置防火帘。
在更换过程中,物业公司和电梯厂家根据居民建议,将原本有刺鼻味道的防火帘进行了更换,提高了安全系数。
社区工作人员查看电梯维护记录表社区工作人员为了保障安全,每天分组进行多次走访,同时动员居民志愿者力量开展巡视,进一步保障电梯更新期间的居民安全。
物业负责人现场巡查值班情况建立报备机制物资错峰运施工期间,工作人员每天查看电梯更新及维护情况按照更新流程,6栋居民楼共计12部电梯需经过两个批次完成。
在各楼层首部电梯施工期间,另一部电梯就成为居民上下楼唯一的代步工具。
为了确保电梯能够正常使用,宝星社区党委与物业商议建立电梯集中使用需求预先报备机制,在居民装修、搬家等需要使用电梯运送设备、装修垃圾时,向物业报备后合理安排使用电梯的时间,错时错峰使用。
物业人员还在装修、搬家等集中使用电梯期间加大巡视力度,避免渣土、杂物遗撒导致电梯内电子设备损坏。
楼房电梯看似简单的工程,实则需要多方联动协作,方能有序推进。
宝星社区党委面对电梯更新工作中的“千条线”,用好党建引领这“一根针”,做好统筹调度,让“众口难调”变为“众口可调”。
目前,6栋居民楼共计12部电梯全部更新完毕,700多户居民收获出行“稳稳的幸福”,为社区工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