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宿人物 | 民宿梦想的引导者导言:生活的本质是简单平实、质朴自然的,人在其中释放内心,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
从人的内心出发,坚守自然本真的设计美学,长此以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重庆是一个盛产知名设计师的地方,谢柯便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梦想改造家》的节目“山底之家神借光”播出后,谢柯瞬间成为了西南地区设计界的全民偶像,他的整个设计将自然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棉质衣衫,黑框眼镜,一脸灰白的络腮胡子,谢柯给人一种质朴自然、温暖儒雅的大叔气质。
相由心生,文如其人,这种气质和质地同样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浅灰色的水泥、深咖啡色的实木,简单平实,没有过多的修饰,单纯的设计与鲜明的生活是他一直坚守的设计美学。
谢柯把自己对生活的细腻和本真的追求,投射到设计之中,为设计注入自己的独特趣味。
他比较喜欢带有本质特征和真实性的材料,认为水泥就是水泥,木头就是木头,玻璃就是玻璃。
包括建筑本身的空间结构,也是设计中的重要材料语言,过分的装饰性的材料,将会破坏空间的真实性。
看他的作品,能得到安静之感,能让你眼光慢下来的同时,心也慢了下来。
这种温暖、自然、质朴的设计感觉,在他的民宿设计中更是得以彰显,大放异彩。
NO.1 | 拾山房•既下山拾山房是一座依山而建的简约建筑,造型纯粹,视野开阔。
拾苍山眺洱海,设计师谢柯希望用最简约的设计方式,带给住客回归质朴的生活场景,没有对风格与形式的刻意追求,有的只是基于环境与功能的顺势而为。
拾山房秉持着低调克制的特点,墙体以略带粗粝的清水混凝土白墙打底,配以木格栅和木质的窗框,使得整个空间简约而纯粹;陈设装饰亦以朴素自然为主,温暖的棉麻、粗砺质感的羊毛、敦实的实木、各具特色的挂画,彼此组合,奏出优雅的空间韵味。
简约、克制、纯粹,拾山房叙事性空间所带来的温度和人情味是最为动人的部分,它展现了功能主义设计中所迷失的人文价值,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回应自然,融入自然,消解建筑于环境之中。
放松、有温度、不刻意,拾山房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每一处窗景,都能感受到设计师谢柯对于大理和生活的热爱;极富情感的设计所达到的流畅和动人的细节,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个居住者的心。
NO.2 | 归原山居归原山居,是谢柯在民宿领域的又一佳作,整体设计既保留了老房子的韵味,又加以宽大的玻璃外窗,土、石、木、瓦,皆就地取材,营造出动人的传统院落空间,给人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感觉。
这里有一种周围环境本身所拥有的气息,民宿从颜色到整体取材似乎都是大山之物:硬装的木作,软装的棉麻、陶土配合大自然带来的阳光,雨雾,从根本上让前来的每一个人感受到环境与空间的交融。
室内从沙发抱枕的摆放、颜色搭配,到墙上的挂画,桌面上的小饰物,都衬托出设计者的别出心裁;原木色的家居既呈现出厚重的年代感,又能让你触摸到生活的真实。
特别是光影和视野的变化,即使在民宿内部,也并不会跳脱出山林间本身给予的感受。
整体空间依然是以原木色和白色为主,客房里宽大的落地窗,简单素雅的窗帘,原木制作的茶桌,柔软如云般的床,设计得如家常生活般,却多了一些浪漫情愫;自然主义风格的空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有温度,并充满人文气息。
NO.3 | 果念客栈大理是谢柯一直都比较喜欢的地方,除了旅游度假外,他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作品,果念客栈便是其中之一。
它位于大理一个叫果念的小村子里,客栈以此为名,并有“果然让人想念”之意。
果念客栈既不靠洱海,也看不见苍山,藏在古城人民路一条小巷深处。
它延续了谢柯一贯风格,纯粹洁白的墙壁和优雅干净的木材,极其简单质朴,有种使人安静下来、舍不得走的魔力。
果念客栈虽然只有四间客房和一间公共阳光房,但是整个客栈的外观设计和内饰做工都用到了极多的木材元素,清透自然的木头使得果念客栈在兼具整体设计美感,呈现出幽雅温柔的感知得同时,也以大理温润的气候应运而生。
除了木材外,在院子有限面积中,谢柯还精心搭配了不同的植物,高矮层叠,应时的花次第开放,绿意满满,四季芬芳。
苍山洱海虽并不近在咫尺,抬头望,却依旧可见大理蓝天的云卷云舒。
NO.4 | 無白酒店无白酒店位于束河古镇的四方街,已经营了八年时光。
面对将由三栋民居改建而成的度假酒店 ,谢柯采用了理解环境、现场设计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酒店现存的问题,使 无白酒店成为具有质感的“生活在别处”的场所。
无白酒店虽然号称“无白”,但是处处流露出白的痕迹以及谢柯对白的诠释: 白是内容的叠合,是追寻质朴、有质感的生活。
白色为主的空间,简单质朴,干净优雅;纯白配木质,文艺气息浓重,给人很温暖。
与此同时,大面积玻璃门窗,毫无吝啬地将束河的温暖阳光引入客厅与客房;家具、装饰、灯具,都融入了当地茶马古道的文化,一些老物件、老家具的置入,为简洁的空间增加了时光的风韵。
谢柯在无白酒店,有内容的讲述生活的故事和启迪。
在酒店空间中,原木的屋架与白色墙面,围合成自然与私密并存的院落,趣味盎然的饰品用质朴的语言,以非程式化的方式,自由地吟唱自然与民间生命力。
NO.5 | 个人设计感悟有一种坚持,让小众的设计得到更多人认可。
谢柯一直在努力地实现隐藏设计技巧,让空间更自然随意,更亲切,有温度,更充满人文气息。
很多公司为了商业利益,只要项目总量大,各种风格的设计都接受,从而导致设计师们经常为今天做哪种明天做哪种而受到折磨。
而谢柯团队则一直在走同一种路线,这是他本身始终坚持的情怀。
选择同一种风格路线会拒绝很多业务,只有懂得拒绝,沉静地坚持走同一条路,才会最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那时,曾经的小众也变成了大众,一切也就走入轨道,进入良性循环了。
通过一些坚持,本身小众的设计,慢慢地呈现它的特色和优势并产生影响,被大众接受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这样,就会在设计里注入情感,会有更多人到你的设计空间去感受或体验。
就个人而言,从业以来,谢柯习惯于做一种相对轻简的风格,甚至这种惯用的风格贯穿于他的整个从业历程。
虽然只是它存在于一小部分圈层的项目里,谢柯更多偏向于住宅和小商业。
2008 年以来,谢柯也做过大量的地产和商业项目,尝试了各种“流行”的风格,也总试图融入他对美和空间的理解,这样不管做什么,总会保持一些自己的气质。
最近的三四年,谢柯尝试做了一些与当下的流行不太一样的商业项目,更简单、更平和、更贴近自己心里想表达的一种状态。
这些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给了他更多信心,现在的市场越来越成熟,受众包容度也更大。
- 结束语 -▼设计是生活情感的真实的呈现与流露,是解决使用、情感和感受的问题;设计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而不是用于表达强烈的个人主张或者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