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高速发展,楼市与其相关行业开始进入下半场;作为奔波事业的业主们,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家之味?本期「Deep Talk」对话尚层装饰集团董事长林云松先生,分享当下中国别墅大宅设计的趋势,家装行业的迭代,国人对生活价值感的转变,以及客户与品牌的共生。
尚层装饰集团董事长 林云松先生“大家有了更多的美育,有了更多看世界的机会,自己的想法也多了。
”—— 林云松B:MistaB林:林云松B:您从开始涉足家装行业到现在已经多少年了?林:1998年开始涉足家装设计领域,到现在已经25年了。
B:在这 25 年间,中国发展非常快,您觉得装修这个行业发展的快吗?林:快呀!我们有大量的存量市场是前三十年的积累。
三十年前的老客户,或者说十年之前老客户,现在也许需要新的产品了。
家装行业的消费迭代平均在15年左右。
B:跟这个行业共生25年至今,您觉得这个行业有没有一些周期性?林:客户需求的变化很明显,这就跟汽车产业的变化类似。
现在的人们受过高等教育,互联网和新技术相关影响也非常大。
无论是海归还是在国内,大家的视野都变宽了。
20年前,客户的审美还都偏向高端酒店风格。
现在大家对外在的华丽慢慢不感兴趣了,渐渐在向内在转变,比如追求舒适性和功能性。
大家开始在意“看不见”的品质,比如隐蔽工程,环保、新风、软水等等,并不再一味地追求用什么贵重的材料了。
从技术、材料和审美上来看,大概3到5年会出现一个小的更新、10年左右是一个相对大的迭代。
B: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每个行业里面肯定都有一些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人会影响到公司的战略。
作为管理者来讲,肯定经历过制定战略时的取舍,对您来讲如何平衡这个取舍?林:这与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愿景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
所谓愿景就是你知道你最终想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同时评估这个目标与眼下正在做的事情有多大的相关性。
尚层的愿景是要做高端家装领域的领导者,跟这个相关的,要专注做下去。
所以我们很早就放弃了地产商的那种大型的精装修项目,虽然利润高,但是我们的资源、人力、资金支撑不了做那么多事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锁定了目标,专注于高端定制家装领域,在这个领域做延伸,做深做透。
B:许多行业目前都在经历转变,包括汽车产业。
汽车的属性也从原来简单的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逐渐有了社交属性,到目前有了智能属性,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功能属性,成为人们的第三空间。
家装行业也在这样转变吗?林:无论是高端家装还是您所谈到的汽车行业,都不能是售卖单一产品,一定要把单一属性的产品变成一种体验。
我们称尚层是别墅的4S店,目前尚层的服务已经从装修前延伸到了装修后的服务,这些都是尚层客户的实际生活需求。
客户将他的一处居所交给我们,并不是只想要一个团队把房子布置得好看。
无论是装修前还是装修后,如果他需要家庭管家,我们就提供管家式服务;如果他需要保姆,我们就提供保姆培训,然后上岗;还有司机、保镖、以及房屋日常后续的保养保洁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厘米宽一公里深”。
我觉得房子其实跟汽车挺类似的,有内外的设计、有电、有水、有智能的温度,其实房子就是一个开不走的汽车,而车也会慢慢向房屋靠拢。
所以从概念上来说,我们就应该是一个房子这个品类的“4S店”,在全生命周期内为客户提供服务。
B:您觉得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林:关系一定会有,我们说要做到一个词:养人。
繁乱的空间健康肯定是不好的,好的风水肯定是让人的身体和生活都变顺。
所以说一个好设计承载着一个人的一种生活、一个场景、一个新的生活规划,甚至是一个人生阶段。
在不同的环境下,空间让人变得很紧张,这种情绪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这是一所不安静的房子。
气场很顺的房子,一进来就会觉得心很安静。
现在人们逐渐开始追逐内心的需求了,不像原来过于关注装修的材料和装饰感,那种过度装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发展速度太快了,大家一直奔波忙事业,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也很短。
可以说前三十年大家虽然拥有一处房产,但不代表拥有了一个真正舒适的家。
但现在,人们正在重新从自我精神层面寻找一个温暖舒适的空间。
房子最终还是要成为有温度、又耐用、有适当生活仪式感的空间。
之前赶得太快,大家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现在,大家开始慢下来,开始享受生活。
B:一个客户来到尚层,大概需要跟他沟通多久才能找到他心中的那个“家的空间”?林:整个设计阶段的话一般1至2个月,还有一些需要2至3个月。
除了表面上的东西,真正在生活中需要的功能和场景,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一种框架、一种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沟通。
有很多客户需要长谈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曾经,大家可能会按照酒店那种标准来衡量品质,比如使用昂贵的大理石或者木材,但现在大家更加看重内在的品质,比如功能性的分区、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水质等等。
B:请分享一下如何抓住人生的契机?林:这与一个人的学习经验是有关联的。
首先,人要有一种一直想往前走的目标,这种目标就是我想做到最好。
那么这个人一定在他小时侯读书方面就做得很好,以后在工作上也能保持这种好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让自己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
机会多了,就需要看清那两、三次重要的选择。
想要分辨清楚这些选择的机会,就需要之前学习时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分析能力。
如此,抓住了这两、三次选择,就抓住了他的人生契机。
其次就是专注,还需要有沉淀的专业技能。
另外,作为设计师,还要有很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以及对生活的共情能力。
真正理解了高端人群,才能为客户做出真正好的设计。
写在最后:*1998年,中国正式取消了持续几十年的福利分房政策,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开放了商品房市场,1998年以后中国才真正有了自己的纯正房地产市场,开启了中国楼市的新时代。
当房子成为商品后,商品房的推出却实实在在改变了人们的居住品质,推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现在回头来看,1998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刚进入大踏步发展期。
那一年,商品房销售总额为2100亿,销售面积为10700万平米;商品房均价为1963元/平米。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25年整体上逐年上行,一直到2021年达到顶峰:销售额181930亿;销售面积179433万平方米;均价10139元/平米。
2022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从2021年高峰点的18万亿锐减到13万亿,销售面积也从2021年高峰点的近18亿平米锐减到13.58亿平米。
中国楼市,进入了存量市场,“改善性住房”逐步代替了“刚需”。
*部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