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嚼天津俗语中的生僻字词 九地天津老人常说一个词儿是“jiǔ地”,如“你把jiǔ地扫干净了”,“你把jiǔ地上的东西捡起来”,那么,这“jiǔ地”究竟是哪两个字呢?比较常见的一个说法是“jiǔ地”要写成“九地”,可是为什么不叫“八地”、“十地”而称之为“九地”呢?被大家较为普遍认可的解释是人们常说“天有九重,地有九方”。
“天有九重”,高深莫测。
就是古称天有九重(层),如唐诗中就有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九重天中的第九层为最高,这里指朝廷、皇帝。
此句诗是说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了。
而“地有九方”则是指地上有九个方位,即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和自己站的地方为中位,你随便站在哪里,哪就为中,加上你周围的八个方位,共计九个方位,这就叫“九地”。
“九地”在民间俗语中就是自己站的地方乃至周围的地方,后泛指“地上”、“这个地界”和“地面”等。
这让人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地上玩,大人就会说“你真是九地十八滚,多脏啊!”“快站起来,别坐九地上怪凉的。
”这里的“九地”实际就是地上。
前一句说的是“你竟然在地上随便打滚儿玩儿,弄得满身是土,这得多脏啊!”,“十八”是个概数,“滚”不仅是翻滚,泛指坐、爬、滚等。
“九地十八滚”指在地上随便坐、爬、翻、滚等玩耍。
后一句是说“直接坐在冰凉的地上,屁股多凉啊。
”当然,坊间还有一种说法,“jiǔ地”实际是“脚底”的读音之异化。
认为天津是移民城市,外来人员多,“九地” 其实就是指脚下眼前的地面,即“脚底”的意思,是“脚底”的读音异化了,被外地人用家乡口音读成了“九地”,并认为至今天津周边的区县仍有“脚底”的说法,此解可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