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位于广东东部山区,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高情商的说法:三省交通要道低情商的说法:“三不管”地带其实梅州并不是广东唯一一个地处三省交界的城市另外两个是韶关和清远但为何梅州发展最差呢?因为梅州离珠三角最远,要知道韶关和清远就在广州隔壁梅州是广东人口流失比例最高的城市,2021年净流失154万人不过梅州发展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GDP要比潮州汕尾两个沿海城市高梅州是广东面积第三大的城市(15876平方千米)山地丘陵占比超过80%东南是莲花山,西北是罗浮山,北边是武夷山如果不是广东第二大河流韩江在兴宁、梅江、蕉岭等地冲刷出几个盆地,这个比例还会更高韩江在梅州辖区一开始叫琴江与支流五华河汇流后称为梅江再与支流汀江汇合后才称为韩江韩江及其支流所形成的河谷,是古代沟通粤赣闽三省的重要通道比如晋朝开发的潮梅古道以及唐朝开发的粤赣古道唐宋以后,北方大批来自河洛一带移民经此通道进入广东大部分留在梅州与土著融合形成了客家人除丰顺县汤坑、汤南、留隍3镇讲潮汕话梅州绝大部分地区都讲客家话在广东客家方言区中,以梅州市区的发音最为标准清末民初,不少梅州人下南洋谋生,很多都留在当地生活如今,祖籍梅州的侨胞高达700多万人,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梅州因此被誉为“世界客都”客家人是广东第二大土著居民,具有比较强的影响力客家美食随处可见比如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八宝窝鸭、浮水大鲩丸等梅州本身是广东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还有松口、三河、茶阳、百侯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广东估计只有广州比梅州更有历史底蕴客家人崇文尚武,从梅州走出很多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其故居就在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叶剑英救过孙中山、讨伐过陈炯明、参加过北伐战争跟随教员南征北战军功显赫,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梅州人文历史很丰富,但经济发展比较一般梅州下辖梅江梅县两区,平远大埔等五县,代管兴宁市1300亿体量要管8区县,平均不到200亿,有点难为梅州梅州市区位于群山之中,韩江从南面流入市区转了两个大湾后从东北流出梅州最开始叫程乡,后来改为敬州971年,为了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讳改为梅州,梅州之名始于此接下来一段时间,梅州名字一直在程乡和梅州之间来回切换1733年,梅州又被改名为嘉应,行政上一般叫嘉应州民国时期,废州府制,梅州被改名为梅县1988年,梅州正式设立地级市,梅州的名字最终被确定下来梅州位置虽然有点偏,但交通方面省里还是挺照顾的建有一座4C级梅州梅县机场和一条梅汕铁路龙(岩)龙(川)铁路正在建设中其中梅州至龙川段是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建成后梅州至深圳等珠三角城市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届时从珠三角去梅州旅游将非常方便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梅州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景于一身粤北生态区的出路之一在于发展第三产业梅州优势在于没有珠三角水源地压力,可能选择会多一些梅州的第一支柱产业是烟草,梅州卷烟厂是广东四大烟厂之一建材是第二支柱产业,主要是集中在蕉岭一带的水泥行业电子信息、电力、机电制造也是梅州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些年在广州的帮扶下,梅州引进了不少企业比如中国电子集团、法国圣戈班、国峰半导体等梅州未来布局产业方面,比较看好稀土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稀土听起来是一个高端产业,汽车零部件主要有广汽托底梅州城建方面在非珠三角城市中是不错的嘉应新区规划建设得有模有样,到处是新建的道路和小区比汕尾、揭阳、潮州市区有活力多了总的来说,梅州人文历史丰富,生活节奏不快,产业布局合理是一个比较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