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八景之一:白门 南京历史上使用过的数十个名称中,有一个叫作“白门”,原为六朝都城一座城门的名字,后被借用为南京的别名,是南京唯一一个源自城门的名号。
白门如今已很少被使用,但作为一个被涂抹了伤感、萧索、冷寂等色彩的文学意象,它在古诗文中出现得却颇为频繁。
六朝建都南京,其都城称建康(业)城,该都城南面共有三座门,最西一座叫“陵阳门”,后改称“广阳门”,最东一座叫“开阳门”,正中的一座为“宣阳门”,正对宫城的大司马门。
白门即宣阳门的俗称。
白门最早建于第一个定都南京的孙吴政权时期,是当时都城建业城南面唯一的一座城门。
其早期的正式名称没有流传下来。
东晋初年都城沿袭了孙吴都城的规制与框架,都城门名被改为“宣阳门”。
宣阳门一名承袭自魏晋洛阳城的城门名,这应该与东晋的皇帝们是从中原过来的有关吧。
东晋成帝时,依魏晋洛阳城模式大规模改造都城,在原有宣阳门的基础上新辟五座城门,其中南面增开了陵阳门和开阳门。
东晋、南朝时,宣阳门一直俗称白门。
白门从孙吴至南朝宋时一直是一座篱门,直至南齐高帝萧道成时,它才被改建为砖门。
《南齐书·王俭传》中载:“宋世外六门设竹篱。
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
’上感其言,改立都墙。
”不过改建的过程并不顺利,不是说工程难度多么大,而是遇到了很大的人为阻力。
朝中大臣王俭、褚彦回、王僧虞等人认为,篱门没什么不好的,无须大兴土木之役。
就联名劝谏皇帝,想让他打消念头。
不过他们并未能成功劝阻萧道成,萧道成不但改建了城门,顺带还把台城的竹篱笆围墙也改筑成了砖墙,从此结束了建康宫二百多年竹篱环绕的历史。
那么,白门这一称谓是如何得来的?一种说法是,由其所处方位而来。
古人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其中西南方叫白门。
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坠形训》就载:“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
”高诱注道:“西南,月建在申,金气之始也。
金气白,故曰白门。
”宣阳门为建康城的西南门,因此被叫作了白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白门的得名与其早期的门墙饰白有关。
但这一说法似不太靠谱。
早先的城门、城墙都是竹篱的,有涂饰的必要吗?更令人生疑的是,六朝时有丧家涂白门之习俗,宫门涂以白色,岂不是太不吉利了?南朝宋明帝刘彧就因忌讳这一点,还曾不许人们称呼该名。
据《南史·宋本纪下第三》记载,刘彧“末年好鬼神,多忌讳”,因此人们言语文书,凡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均须予以回避。
“白”字即属其类。
有一次,尚书右丞江谧因口误而说出“白门”二字,立即遭到明帝斥责:“白你家的门。
” 白门门楼高大崇宏,“门三道,上起重楼,悬楣上刻木为龙虎相对,皆绣栭藻井”,又是建康城御道的起点,“南对朱雀门,相去五里余,名为御道,开御沟,植槐柳”。
因此它算得上是早期南京城里的一座地标性建筑,地位非同一般,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分量。
早先的时候,民间常将白门用于表示爱情发生的美好地方,南朝民歌里就以“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如有一首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其辞曰:“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一对有情人在白门前分别,相互许下美好的愿望。
诗中即以白门代称爱情的场所。
这首歌唱白门前爱情的民歌很是动人,但它的名称却颇为奇特。
其实这名称与爱情有关,不过其起源却是一段宫廷淫逸之事,在《南史》和《旧唐书》里都有记载。
杨珉是一个宫中女巫的儿子,因长相俊美被皇后何婧英喜欢上。
民间童谣戏谑道:“杨婆儿,共戏来所欢!”杨婆儿即杨珉,后来被讹传为“杨叛儿”,并演变成了女子口中情人的雅称。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拟乐府《杨叛儿》,即以此民歌为典。
后世诗文中,多有以白门代指南京者,取其古意。
如李白诗《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唐代韩翃诗《送冷朝阳还上元》:“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宋代王安石诗《《谢公墩》:“走马白门下,投鞭谢公墩。
”明代于若赢诗《秋日登清凉台》:“雄压白门丽,峻掩金川秀。
”清代方裕曾诗《游永济禅寺》:“簿雾远沉瓜步雨,疏林近带白门秋。
” 白门一词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文学意象,被涂抹上了一种特殊的色彩:悠远、冷寂、苍凉。
后世以它代称南京的诗文中,多数是表达伤感、怀旧主题的。
如清代汪中的《白门感旧》:“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 白门和柳结合而成的“白门柳”或“白门秋柳”,也是一个常在诗文中出现的文学意象。
白门在乐府民歌中是指有情人约会的美好地方,白门柳有时也被用作爱情的代称,其中凝结了感人的柔情、深切的思念。
明末清初诗人龚鼎孳的一部词集,以59首词联章的形式记录了他与秦淮名妓顾媚的情缘,即取名《白门柳》。
不过在多数情况下,白门柳的色调、情绪与白门是相似的。
如王士禛的《登鸡鸣寺》:“白门柳色残秋雨,玄武湖波淡夕阳。
”赵翼的《金陵》:“不到金陵廿六年,白门烟柳故依然。
”都充满了萧瑟、沧桑的意蕴。
白门柳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即代指秦淮妓女。
清末图书《白门新柳记》、《白门新柳补记》、《白门衰柳附记》 中,“白门新柳”、“白门衰柳”就是指秦淮烟花女子。
当代一部写秦淮名妓柳如是事迹的著名小说也是以“白门柳”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