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安顺屯堡保留六百年前大明生活,打破古镇千篇一律怪圈(安顺屯堡文化的由来)

发布:2024-09-09 浏览:53

核心提示:7月23日,安顺天龙屯堡内,一位穿着传统服装的居民为游客倒茶。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江南与西南,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经纬,却能在贵州省安顺市找到两者的联结。六百年前“调北填南”的浩大迁徙,让数十万来自今天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军民踏上戍边征程,留在了黔中大地,成为“屯堡人”,并与世居本地居民共同孕育出了“活化石”般的屯堡文化。时至今日,屯堡人从语言、服饰到建筑、戏剧,都依旧固守着六百年前的文化因子,而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的研究推广工程,也成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7月22日至28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和澎湃

7月23日,安顺天龙屯堡内,一位穿着传统服装的居民为游客倒茶。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江南与西南,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经纬,却能在贵州省安顺市找到两者的联结。
六百年前“调北填南”的浩大迁徙,让数十万来自今天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军民踏上戍边征程,留在了黔中大地,成为“屯堡人”,并与世居本地居民共同孕育出了“活化石”般的屯堡文化。
时至今日,屯堡人从语言、服饰到建筑、戏剧,都依旧固守着六百年前的文化因子,而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的研究推广工程,也成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
7月22日至28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举办的“这个夏天,来贵州一起澎湃”为主题的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安顺天龙屯堡,体验屯堡文化,探寻大明遗风。
走进天龙屯堡,眼见与周遭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戏剧,悠然自得的乡民,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明朝遗风的缕缕痕迹后,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沉浸体验,在这里可以轻松拾起。
黔中屯堡“见”江南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实施“调北填南”战略,调集江淮一带数十万军士前往黔中腹地,屯田戍边,成为屯堡人。
安顺一处屯堡的建筑明显带有军事色彩,彰显屯堡的特色。
视觉中国 图所谓屯堡,即屯军居住地。
至明宣德八年,经过数十年经营,贵州有了700余处屯堡,分布在方圆上千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数十万。
其中,位于贵州省西部安顺市平坝区的天龙屯堡古镇是代表性屯堡村寨之一。
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有着“明朝历史活化石”之称。
驻足于天龙屯堡古朴的城垣之下,听一首屯堡大嬢嬢唱的山歌,再喝上一碗秘制驿茶,仿佛已置身于600年前的明朝时光。
“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走进天龙屯堡古镇,便能发现这里是一座连户成片的“石头城”。
值得一提的是,屯堡民居的建筑与华东的江南四合院布局相似,虽较为古朴简约,不像江南民居那样精细考究,却依旧可见小桥流水、雕花悬窗的江南风味。
天龙屯堡里的建筑多用石块堆砌。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这些民居的石墙是用山上的石头垒成,屋顶用石片当瓦盖。
九道坎是天龙屯堡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一幢石房。
据讲解人员介绍,明朝在此屯军时的领军大将陈典曾在此居住。
仔细观察,石墙上巧妙地设置了垛口与瞭望口,平时居住可做通风之用,战时可当射口,真切感受到六百年前往事的遗响。
在沿街的商铺中,小路间,随处可见身着宽袍大袖,手戴银镯的当地居民,这是明代传承下来的汉族传统服饰,因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为什么说京剧艺术的发展蕴含着民族交融的血脉?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