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时,雨坠屋檐淋漓成线,花儿草儿们在风雨中沐浴,而人们则会暂时躲入屋檐下。
记得小时候小雨朦朦的时节,姥姥带着我搬着小凳子坐在屋檐下,她摘菜淘米,我什么都不做,折一支纸坐的小船,看着雨从瓦檐上掉下来,拿起小木棍在小水潭里做出划桨的动作,还把地上的小蚂蚁们放进船里,嘴里还配着各种哗、嘟等声音,试图载它们回到自己的家园。
[捂脸] 雨其实挺美的,仔细看落下的雨滴里还会倒映出院子里姥姥摘种的石榴花、无花果等,啪地一声落地后,碎成了朵朵漂亮的小水花。
若雨再大些,就变成了透明的雨布了,透过重重雨幕,眼前的一切就仿佛变成了一副莫奈的水彩画卷。
我想,小时候对于美的一些感知,也许就是从雨天屋檐之下获得的。
无论是和姥姥在一起的相伴,还是和雨落屋檐的相遇,都是一份带着温度的美好。
相比小时候姥姥院子里的雨,长大后都市街头的雨就显得有点孤单了,它们从很高的天上落下来,没有承接的手,只得生生地摔在柏油路上,涌入下水道中…… 有时候它们也会落在某座高楼探出的一方小屋檐上,可是那些屋檐高高的,看起来冷冰冰的,没有烟火气,从而也就难以用一种美感回应雨的节奏。
街头的许多店铺屋檐下也有人避雨,但,大多都是彼此陌生,保持距离,有点焦躁不安,盼着雨停,再继续赶路。
[微笑] 其实,屋檐下是中国人对自然亲近感的一种延伸,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一个注脚。
我想,每个人想起屋檐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些遐思和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