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陕西守艺人丨他把古老的藤编一年卖了4000万

发布:2024-09-09 浏览:41

核心提示:出品丨西部网文化传媒工作室七岁起做藤编,二十四岁走出家乡为藤编找市场,三十六岁注册企业,四十三岁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十六岁帮扶3个自然村112户贫困家庭,实现年销售4200多万……这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藤编技艺传承人,今年四十七岁的陈良顺的人生轨迹。和很多非遗技艺“叫好不叫座”、苦于没有年轻人传承的现状不同,这些年陈良顺走的每一步,都是对古老藤编技艺的功能性以及市场需求的挖掘,“老百姓就是顾客,他对你的产品有需求,我们才能活下去。年轻人看到前景愿意来学,这门技艺才能真正传承下去。”陈良顺

出品丨西部网文化传媒工作室七岁起做藤编,二十四岁走出家乡为藤编找市场,三十六岁注册企业,四十三岁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十六岁帮扶3个自然村112户贫困家庭,实现年销售4200多万……这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藤编技艺传承人,今年四十七岁的陈良顺的人生轨迹。
和很多非遗技艺“叫好不叫座”、苦于没有年轻人传承的现状不同,这些年陈良顺走的每一步,都是对古老藤编技艺的功能性以及市场需求的挖掘,“老百姓就是顾客,他对你的产品有需求,我们才能活下去。
年轻人看到前景愿意来学,这门技艺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陈良顺说。
七岁起,陈良顺的人生就和一根根青藤紧紧缠绕在一起。
现在不太忙的时候,他还会上手和工厂里的师傅们一起做藤编。
“一把藤椅,坐得越久,就越贴合人的身形和弧度。
做一把好的藤椅,实际上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
”这个位于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的院子就是陈良顺的藤编工厂,每天各式各样的藤编制品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一进门就能看到院子里堆满了早已预售出去的各类产品。
除了传统的藤椅外,藤编吊灯、藤编手提箱等各种设计新颖的产品都迎合了现在年轻人的消费喜好。
“小时候跟着家里大人做藤编,那会儿做得最多的就是藤椅。
好像我们这里的人生来就会做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做藤编是一个简单、平凡的事情,随手就会,看到产品图片就能做。
”1995年,陈良顺的家庭作坊初具规模,但那时的主要销路就是附近的村镇、集市。
脑子活络的他决定做些改变,带着产品,陈良顺开始在省内跑市场,西安、宝鸡、渭南,他四处推销自家的藤制品,不断拓宽销路。
顺应时代发展,2007年,陈良顺注册了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企业化的管理运营。
如今,他的企业已经发展出了家具、装饰、旅游三大系列共计100多个品种的藤编制品。
各式各样风格清新的小篮子、小筐子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2015年,陈良顺开始逐步尝试在电商平台上拓展藤编产品在网上的销路。
在渭南师范学院学习市场营销的儿子陈凌凯,尽管未从父亲手中接过藤编技艺,却运用所学全面负责起自家藤编的电商业务。
通过两年的发展,陈凌凯搭建了自己的销售小团队,“良顺藤编”在淘宝、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纷纷设立了自己的企业店铺,前年刚刚起步卖了十来万,到去年线上销售额已经突破八十多万。
“学校要求的毕业实践销售额是10万,他早就超额完成咯。
”陈良顺无不欣慰地说。
“去年7月4日开始,每天光扇子就新增订单1000多个,我急得整晚睡不着。
这都是手工一个一个编织出来的啊,我特别发愁产量跟不上的问题,到最后总共卖了四万多把。
今年我们会提前准备,销量估计在十万把左右。
”陈良顺说。
在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老陈是个“名人”,大家都知道他的良顺藤编。
这不仅因为老陈生意做得红火,出品的藤制品精美实用,更是因为他把当地古老的藤编技艺传承发扬,为藤编产品闯出一条路,带领着当地老百姓一起致富。
手艺好时间富裕的村民可以来老陈的厂里做工,藤椅藤桌沙发箱包,通通都可以做。
时间不那么充足,也可以拿着青藤回家编些蒲扇,送到老陈的厂里来计件挣钱。
目前,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入社农户1862户,培养熟练工1200多人,附近3个自然村112户贫困家庭也有了基本的经济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丨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智能计算将加速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